• 汉学家

    Harmsen Peter

    何铭生(Peter Harmsen),丹麦记者,现任法新社驻中国台湾分社负责人。曾在台湾大学学习历史,其后在东亚担任驻外记者长达二十余年。 何铭生著有《上海1937:法新社记者眼中的淞沪会战》,2015年由西苑出版社出版,田颖慧、冯向晖翻译。 著有《南京1937:血战危城》, 2017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季大方/毛凡宇/魏丽萍翻译.
    丹麦 0 3364
  • 汉学家

    Kahn Ackermann

    80年代曾翻译莫言、张洁、王朔等作家的作品;1980年出版介绍自己在中国经历的书——《门里门外》、在西方发行后产生较大影响;1993年促成最早的中国前卫艺术在欧洲展出;2012年策划德国汉堡中国当代水墨展——“另一种现代性” 。
    德国 0 3198
  • 汉学家

    Gregor Paul

    著有《亚洲与欧洲哲学比较》(1984)、《现代艺术的神话》(1985)、《中国古代哲学的当代性》(1987)、《儒学面面观》(1990)、《人权问题——关于中国的讨论、与中国对话》(1998)、《中国传统文化与人权问题》(1999)、《跨文化哲学导论》(2008)、《孔子与儒教》(2010)等 。
    德国 0 3197
  • 汉学家

    Schmidt Glintzer

    《弘明集》、《中国文学史》、《墨翟著作集》、《联邦德国的汉学》、《古代中国》、《中国古今文学通史》、《中国简史》、《富裕、幸福与长寿:中国的众神与秩序》。
    德国 0 3430
  • 汉学家

    Bettina Gransow

    著有《中国社会阶级与阶层》、《中国社会学史》;合著《中国现代化与改革的新视野》、《 都市里的村民:中国大城市的流动人口》等7本;在权威刊物和国际会议论文集中发表论文56篇。
    德国 0 3172
  • 汉学家

    Liu Siech Yuanhua

    研究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根源差异;曾多次在德国最大的华文报纸《华商报》发表过十余篇关于传播中国文化和中文教育有关的文章、曾为海德堡孔子学院和海德堡中文学校主办的教育论坛担任主讲;2007年参加国务院侨办在上海主办的欧美华校校长研修班培训、代表欧洲大区校长作最后报告 。参加了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
    德国 0 3354
  • 汉学家

    Karin Betz

    对中国诗歌进行了长达三十余年的关注和研究、主要从事诗歌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是德国当前十分活跃的翻译家。
    德国 0 3236
  • 汉学家

    Martin Woesler

    北京大学进修现当代中国文学,德国波鸿鲁尔大学博士学位;1998年开始从事翻译工作,2004-2007 德国维腾大学教授;2007-2014德国慕尼黑应用语言大学教授;2011-2013 美国犹他谷大学副教授;2014 意大利罗马国际人文科学博士研究生学院主席、教授、院长、博士导师。翻译作品有中国现当代散文史(3 册)、王蒙散文、《红楼梦》(合译),《中国天机》德译、英译(合译)。
    德国 0 3676
  • 汉学家

    Sascha Priewe

    中英考古对象的不寻常交换;中国新石器和青铜时代考古、以及南北朝、隋唐艺术与考古等。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
    德国 0 3427
  • 汉学家

    Florian Wagner

    著有《当代中国艺术批评:语境、媒体、当事人》;译著有张抗抗《西湖红海洋》、当代中国作家散文集《峡谷的孩子》。参加过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
    德国 0 3306
新入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