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将“他塑”和“自塑”对立,应在中外学术交流中推动世界中国学研究
近年来,有学者将中国人自己研究中国知识的学问也称为“中国学”。这些学者认为,“长期以来的‘海外中国学’‘世界中国学’,以研究海外、国外关于中国的认知为主,虽然依托关于中国历史、中华文明特别是新中国史研究,但大多不包含‘以我为主’的关于中国的认识和研究内容,导致中国学研究‘以我为主’的‘主体性’和传播内容的‘主题性’的薄弱或缺位。这样的中国学以‘他塑’为主,而缺乏‘自塑’及其比较和互鉴,不仅不完整、不具体,更不具有主体性的本源性和原创性。”
这样就产生了一个如何理解“中国学”的问题。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方面,中国学者最有发言权,中国学者应该在中国的知识与思想、历史与现实等研究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建构一套自主的理论话语与知识体系。这是中国学者对本国历史文化的研究和表达,与我们所讲的“世界中国学”是不同的。
2023年10月,以“‘一带一路’与世界汉学发展”为主题的世界汉学与中国学研究大会在世界汉学中心成功举办。北京语言大学特聘教授、《国际汉学》主编张西平在大会开幕式环节以“世界汉学研究的对象、方法与原则”为题发表主旨演讲。
将“他塑”和“自塑”对立起来的论断,其实忽视了很重要的一点,即从晚清以来,中国近现代学术的转型就是在与包括西方汉学在内的西方知识体系的互动中形成的。如果没有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我们可能无法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如此灿烂辉煌,“李约瑟之问”也就不会如此促动中国学者的思考。域外汉学家的“他塑”并非“自塑”的对立面,它是中国近现代学术发展的重要资源。“在一个中西互动已经极为紧密的语境下,特别是在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学术的建设已经将西学因素广泛包容于内在结构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海外汉学完全可以成为学术转型的有效资源。”打破地缘的限制,以中国为研究对象,中国学术界与世界各国的汉学家组成一个全球的学术共同体,推动世界中国学研究不断发展,这才是正确道路。2023年11月成立的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就是这方面的有益尝试。
世界中国学的发展史揭示出,中国的学问本质上也是中外文化交流之学,将世界各国的中国学研究排斥在外,自己关起门来做研究是行不通的。要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不能关起门来自说自话,而是“必须在中外互鉴中建构出一套既立足于本土经验又具有全球视野的自主性中国论述”。也如周武所说,“以此为基础,在中外互鉴中破除本土中国叙事和海外中国叙事各自为政、各守防地的格局,构建一套更具解释力和笼罩力的世界中国学叙事,变‘外国学’为‘中外互鉴之学’”。唯有如此,中国研究才会出现“世界性的百家争鸣”,才会出现更为恢弘的立意和气象,这才是中国知识的真正世界化和全球化。
对待海外中国学研究,应同时具备跨文化研究的视角、对汉学史发展脉络的把握、文化自觉的立场
汉学家身处国外,其研究方法与学术观念自然受所在国家的学术传统和思想影响,有些西方汉学家仍未走出十九世纪以来的中国观,在学术上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正像马克思评价英国的殖民主义时所说的:“英国不管干了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这样的分析方法与立场可以用在对西方东方学的评价上。对世界中国学“他塑”特点的排斥,是没有正确理解世界中国学的双重性特点,没有从文明互鉴的角度理解世界中国学导致的。
作为“外国学问”的域外中国学,异质性是其本质。在这种情况下展开批评的中国学,从学术角度与汉学家展开学术性的批评与讨论才是正确的学术方法。汉学家从事中国历史文化研究是一项很严肃的学术活动。由于一些汉学家的学术积累不够,在学术研究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对于这种知识性错误,中国学者应该如实指出。十九世纪以来西方的中国观对域外汉学家的研究仍有一定影响,对于这种影响,中国学术界自应加以辨析和批评,这是毫无疑问的。但这种批评应是在学术范围内展开的学术讨论。
正如鲁迅所说,泼脏水时不能把孩子泼出去,在与海外汉学家进行讨论时,也要做到这一点。宽容的学术态度与明确的学术立场必须同时具备。要充分发挥各国汉学家融通中外的作用,对于他们推动了世界各国对中国的了解,我们应加以鼓励;对于他们在学术上的贡献,我们应充分肯定;对于他们知识上的不足与缺憾,我们应以严谨的态度进行讨论;对于他们依据各国的学术体系,在中国研究中产生的不同认识,我们应从跨文化角度给予分析;对于一些原则性错误,我们应进行有理有据的争辩和立场鲜明的批评。对待海外中国学研究,跨文化研究的视角、对汉学史发展脉络的把握、文化自觉的立场是我们推进批评的中国学研究时,应同时具备的。
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中国研究
各国的汉学家应如何展开中国研究?我们在评价域外的中国学研究时应持何种学术立场呢?
要从历史中国和当代中国的统一性出发来评判汉学家的研究成果。汉学家要把中国的学问打通。每一位汉学家都是在一定的学科中展开自己的中国研究,这样很容易产生知识碎片化的问题。要理解今日之中国,必须了解历史之中国。只有对历史中国有深入了解,才能更好地研究今日中国。历史中国之研究与当代中国之研究一脉相承,这是汉学家在研究中国时应格外注意的,也是我们评判世界中国学成果时应持的基本标准。
要在文明互鉴中揭示中华文明的特质。对中国的研究要充分意识到它与世界的互动,这样才能得出更加贴切的认识。只有在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悠久历史中才能理解中华文明的博大,才能理解中华文明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只有依据这些方法,才能更好与世界各国的汉学家展开对话,才能理解世界中国学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推动世界中国学的发展。
我们要团结世界各国汉学家,在学术研究中秉持兼容并蓄、开放包容的态度,不断推进世界中国学研究,在文明对话中,在批评的中国学方法指导下,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使各国的汉学家成为融通中外文明的使者。在世界范围内展开的中国研究,不仅彰显了历史中国与当代中国的魅力,也是中国学术界参与世界新文明建设的契机。这既是对世界各国汉学家更好地展开中国研究的期待,也是我们与世界各国汉学家展开对话、探索新知的共同愿望。
作者简介:张西平,北京语言大学特聘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导,国务院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国际汉学》主编、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学院首席专家。先后承担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20世纪中国古代文化在域外的传播与影响》、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梵蒂冈图书馆藏明天主教文献整理研究》(2014年)、《17-18世纪西方汉学的兴起》(2022年)等项目。代表著作有《儒学西传欧洲研究导论》(中国文、英文、俄文版)《欧洲早期汉学史》《20世纪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在域外的传播与影响研究导论》(中文、英文版)《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英、法、西、葡、德等文)等专著。2019年由西班牙外交部,代表西班牙国王菲利普六世,授予张西平教授西班牙国民成就十字勋章(la Cruz de Oficial de la Orden del Mérito Civil),2021年被意大利外交部,代表意大利总统授予意大利之星指挥官勋章(Commendatore dell’Ordine della Stella di’Italia)。
世界汉学中心由北京语言大学与青岛市政府合作共建,中心依托北京语言大学丰富的汉学研究资源,创新校地合作模式,建构学术服务和研究平台,凝聚全球汉学家力量,服务国家文化战略,打造世界汉学家母港与世界汉学“根服务器”。
世界汉学中心精心打造了全球汉学家信息网络系统,联络沟通了100多个国家、近5000名汉学家和中国问题专家,致力于联络并激活遍布全球的汉学研究与知识资源,打造以汉学家为“思想源”的智库,建立世界各国汉学家和汉学机构间常态化交流机制,形成稳定学术交流模式,逐步建立完善的世界汉学与中国文学、出版、影视、艺术、文博等相关产业的对接机制。中心将通过数据库建设、学术出版、翻译服务、论坛会议、研习研修、智库咨询等方式促进世界范围内的汉学家交流和学术往来互动。
世界汉学中心致力于促进汉学家与汉学研究学者的学术交流,推动汉学学科发展,培养汉学学术新人才,与汉学家共同建构跨越空间的汉学(中国学)学术共同体。世界汉学中心将依托其深厚的汉学学术资源,持续邀请更多海外优秀汉学大家入驻世界汉学中心从事汉学领域的研究工作。让世界汉学中心成为世界汉学家的学术研究母港,帮助汉学家深刻理解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建设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新传播体系。使世界汉学中心成为名副其实的汉学枢纽,推动汉学(中国学)研究中心回归中国,并阔步走向世界。
2025-01-16
2025-01-15
2025-01-14
202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