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汉学家马克林:倡导弘扬 “和合” 文化所蕴含的和谐、和平、合作的价值观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

2025-01-03

  11月2日,由世界汉学中心协办的“2024和合文化全球论坛”在和合文化发祥地浙江台州举行。论坛以“和合文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主题,阐释中华文明精髓,分享中华文化智慧,践行全球文明倡议。

1.jpg

  由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学中心主承办的2024和合文化全球论坛“世界汉学对话分论坛”同期举行。论坛以“和而不同,深化世界文明互学互鉴”为主题,邀请来自意大利、冰岛、墨西哥、喀麦隆等16个国家的18位汉学家围绕“开放包容,共促全球发展”“和合与共,共筑国际安全”“人文交流,共享文明成果”三个分议题,展开研讨交流。

  格里菲斯大学荣誉教授、澳大利亚联邦人文学院院士、北京语言大学博士生导师马克林(Colin Mackerras)应世界汉学中心邀请出席“世界汉学对话分论坛”作分议题学术总结,本文为马克林教授会后发表于环球时报英文署名文章的中文译文(参考版)。

  在中国文化中,“和合”理念里的第一个“和”体现着和谐、和平与平衡,第二个“合”代表汇聚、团结与合作,它是中国人个人及集体心态的核心所在。“和合”理念扎根于数千年的哲学思想,是与他人、与自然以及与自己和谐相处的指导原则。从更广泛的层面来看,“和合”理念与当今世界息息相关,因为应对我们在各个领域面临的全球性挑战需要“和合”所强调的那些原则。以当代视角审视,“和合”是一个永恒且具有普遍性的理念,能够引领中国乃至世界走向一个更加和谐、和平与平衡的未来。

  中国有一则关于诗僧寒山和僧人拾得的故事。在唐朝(618—907年),他们生活在浙江的国清寺,此地位于极具灵性的天台山深处,颇为幽静。他们秉持谦逊、平和、合作以及与自然合一的处世态度。寒山和拾得都是“和合”文化的灵感来源,这一文化基于诸如和谐、平等、合作等中国价值观,二人也被尊为“和合”文化的两大圣哲。

  “和合”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强调和谐与汇聚,而非竞争和冲突的文化。它是一种与中国历史产生共鸣、体现了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综合影响的理念。习近平主席对其总结如下:“‘和合’的第一个‘和’代表和谐、和平与平衡。第二个‘合’意味着汇聚、团结与合作。”

  中国社会真的一直以来都是和谐、和平且富有合作精神的吗?在此我要做一个很宽泛的概括,那就是中国确实是一个和谐且富有合作精神的社会,其历史也印证了这一点。

  13世纪时,著名的意大利探险家马可?波罗曾到访过一座他称作“行在”(Kinsai)的城市。他将这座城市(即浙江杭州,当时是南宋王朝(1126—1279年)的都城)描述成一处天堂。他对当地民众是这样描述的:“他们之间从不会听到争吵之类的事。他们从事商业和制造业活动时极为坦诚、正直。他们彼此友好,同一条街上居住的人们,无论男女,仅仅因为邻里关系,就显得亲如一家。”他认为那里不存在“争吵之事”,意思是没有争吵或暴力事件发生。民众亲如一家——在我看来,这措辞相当有力。似乎马可·波罗对中国社会的和谐与合作毫不怀疑。

  我自身的经历或许不像他那般丰富,而且我们所处的时代也不同。但我只能说,在我看来,中国人一般会通过理性的讨论来解决问题,并尽量以非对抗性的方式行事。

  一些生活在西方的中国人告诉我,他们在那里没有安全感。他们害怕夜晚外出时遭遇暴力,或者东西被偷。很多去过美国的人跟我说,他们惧怕那里的枪支文化。甚至在澳大利亚,也有针对华裔及其他少数族裔的种族暴力事件的报道。

  让我们从宏观历史角度来看看,就和谐、和平与合作方面而言,中国的经历与其他地区相比情况如何。例如,我们可以对中国历史和欧洲历史做一些对比。

  “和合”文化能看到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在目标上的一致性。相比之下,在西方,尽管宗教助力创造了伟大的文明,但它也是诸多战争和野蛮冲突的源头。

  中世纪基督教徒对穆斯林发起的十字军东征给穆斯林留下了恶劣影响,而其背后的偏执导致了规模难以描述的暴力行为。1618年至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直接源于宗教偏执,是历史上历时最长、最为残酷的战争之一,军事战斗以及由此引发的饥荒和疾病造成了约800万人伤亡。

  中国的经历也不同于美国,美国试图影响世界经济和地缘政治,同时对其他国家实施侵略行为。它对不遵循其治理体系的国家诉诸暴力。长期以来,美国向中东众多国家派遣军队,目前还在协助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实施暴力,致使众多妇女和儿童惨遭屠戮。美国向外国派兵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1965年其对越南发动的侵略,妄图镇压该国的革命。美国军队及轰炸造成了无数无辜平民(包括妇女和儿童)丧生,但最终在1975年,美国遭到了失败。

  在过去70多年里,中国从未主动挑起过一场战争,也未曾侵占过他国一寸土地。中国传播了自身的经济影响力,但与西方殖民列强不同的是,并没有军队跟进。不像美国在其他国家建有数百个军事基地,所谓的中国军事基地并不存在,也没人见到过。

  如果要得出一个重要结论的话,那就必须得说,尽管中国历史上也存在过暴力行为,但相较于西方历史,中国要和平得多。我真正想说的是,中国社会的和谐与合作理论有着非常真实且切实的内涵。中国历史确实不像欧洲或西方历史那般充满暴力。“和合”(和谐与合作)文化这一理念是实实在在的,它反映了一种现实,能给当今世界带来诸多启示。

  我们生活在一个战争频发的时代,而中国是和平的典范。在美国新一届政府执政之际,未来的诸多事情尚不明朗。不过,美国很可能会艰难地维持其霸权地位。“让美国再次伟大”可能会导致其采取一种更为孤立主义的立场,但美国不太可能愿意放弃优先权。在我看来,美国政治学家约翰?米尔斯海默在1991年底苏联解体时宣称的“单极时刻”显然已经结束了。世界如今正迈向多极化,中国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极,但绝不是唯一的一极。

  “和合”文化意味着中国既不谋求霸权,也无意统治世界。正如习近平主席多次指出的那样,中国所寻求的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开展合作。习主席还强调,相互尊重、团结、和谐与共存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正确道路。

  我认为我们应当重视习近平主席于2023年3月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我认同他所强调的“文明平等、互学互鉴、对话包容”。这肯定要比文明间相互竞争以及宣扬某一文明优于其他文明要好得多。

  我们不需要战争传统以及宣扬优越性的做法。我们所需要的是世界和平、平等和多样性。这就是中国“和合”文化带给我们的启示。让我们努力将这一启示付诸实践。

世界汉学中心.jpg

  世界汉学中心由北京语言大学与青岛市政府合作共建,中心依托北京语言大学丰富的汉学研究资源,创新校地合作模式,建构学术服务和研究平台,凝聚全球汉学家力量,服务国家文化战略,打造世界汉学家母港与世界汉学“根服务器”。

  世界汉学中心精心打造了全球汉学家信息网络系统,联络沟通了100多个国家、近5000名汉学家和中国问题专家,致力于联络并激活遍布全球的汉学研究与知识资源,打造以汉学家为“思想源”的智库,建立世界各国汉学家和汉学机构间常态化交流机制,形成稳定学术交流模式,逐步建立完善的世界汉学与中国文学、出版、影视、艺术、文博等相关产业的对接机制。中心将通过数据库建设、学术出版、翻译服务、论坛会议、研习研修、智库咨询等方式促进世界范围内的汉学家交流和学术往来互动。

  世界汉学中心致力于促进汉学家与汉学研究学者的学术交流,推动汉学学科发展,培养汉学学术新人才,与汉学家共同建构跨越空间的汉学(中国学)学术共同体。世界汉学中心将依托其深厚的汉学学术资源,持续邀请更多海外优秀汉学大家入驻世界汉学中心从事汉学领域的研究工作。让世界汉学中心成为世界汉学家的学术研究母港,帮助汉学家深刻理解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建设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新传播体系。使世界汉学中心成为名副其实的汉学枢纽,推动汉学(中国学)研究中心回归中国,并阔步走向世界。

责任编辑:吴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