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1日下午14—18时,世界汉学与中国学研究大会分论坛一“世界汉学史研究的话语建构与方法路径” 展开,线上线下共计有来自国内众多高校的专家学者、硕博研究生40余人与会。湖南大学教授李群、江苏大学教授任晓霏担任会议主持人,吉林大学副教授张慕良、上海中医药大学李海英教授分别评议。论坛学术讨论热烈,取得了良好反响。
上半场发言
发言人:任晓霏、晏明丽(江苏大学)
题目:《基于三大外文数据库的海外中华文明研究趋势与热点可视化分析》
论坛伊始,江苏大学任晓霏教授、晏明丽老师以《基于三大外文数据库的海外中华文明研究趋势与热点可视化分析》为题做主旨发言。两位老师通过对近20年海外中华文明相关研究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指出海外关于中华文明的文献数量在近20年间呈现逐步增长态势,其研究热点涉及中国政治、经济、哲学、历史等领域,并在2003—2020年间呈现出不同的研究重点。任老师表示,全面探究海外中华文明研究的发展动态,深入认识相关研究热点与研究趋势,将对中华文明走向世界具有重要作用。
发言人:王盼、朱红琼(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题目:《〈俄罗斯汉学〉通识课程“思政链”模式研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王盼老师和朱红琼教授从俄罗斯汉学课程立足背景和建设要求,结合财经政法类院校人才培养特色,探讨了俄罗斯汉学的思政链模式。两位老师指出,该课程“思政链”突出以“授业解惑”为中心、以“师生联动”为模式、以“思想、价值”为导向、以学生综合“技能培养”为根本,形成课程思政四维一体的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和塑造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促进其知识、能力、素养的多维发展。
发言人:吕彦(成都中医药大学)
题目:《中医基础理论思想的话语构建与方法》
来自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吕彦老师探讨了中医基础理论思想的话语构建与方法。吕老师指出,话语体系的构建对于加强中西文明对话至关重要,而中医基础理论的表述方式特殊,中医词汇承载中医学深厚思想底蕴,建立中医学话语体系极为必要。中医学话语体系搭建完成后,可运用于教材编写、“一带一路”语言沟通(正式与非正式),促进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出国门。
发言人:赵培宏(邢台学院)
题目:《“一带一路”背景下短视频赋能民俗文化对外传播路径探析》
来自邢台学院的赵培宏老师以短视频媒介为抓手,探讨了“一带一路”背景下民俗文化对外传播路径。赵老师指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方式,对民俗文化的对外传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具体路径包括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创新内容表现形式、平台技术支持与优化、跨国界跨产业合作与拓展、培育本土民俗文化传播团队等方面。
发言人:何卓远(鄂尔多斯市第二中学)
题目:《海外汉学研究路径探究——以潘鸣啸〈失落的一代: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1968-1980〉为例》
来自鄂尔多斯市第二中学的何卓远老师以潘鸣啸《失落的一代: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1968-1980》为例,探讨了海外汉学研究路径。何老师指出,多数海外汉学研究都是将中国置于“他者”地位的传统路径,而潘鸣啸的《失落的一代: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1968-1980》一书是通过对中国社会的审慎研究和详细的考证所做,他从意识形态、政治和经济三个角度去挖掘上山下乡运动的动机,以官方文献和知青回忆录直接的研究资料,以西方汉学界的两部相关著作作为间接研究材料,是值得海外汉学与中国学研究学界引起注意的汉学研究成果。
发言人:田清(复旦大学)
题目:《中外文化交流研究中的数字人文实践》
复旦大学的田清博士以《中外文化交流研究中的数字人文实践》为题进行分享报告。田博士以丝绸之路、传教士与基督教东传、汉文化圈三个经典史学专题为核心,通过专题比较总结与探讨了中外文化交流研究中数字人文实践的特点与不足。研究发现,数字人文的理念与技术在各领域内参与度不同,在中外文化交流领域里也仍需进一步得到深化与拓展。因此需要以理论构建为准绳,以价值反思为标尺,紧密结合各研究领域的特性展开个性化实践。
发言人:杨洁(澳门科技大学)
题目:《大学、产业与政府的三重螺旋:“一带一路”背景下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趋势》
来自澳门科技大学的杨洁博士以《大学、产业与政府的三重螺旋:“一带一路”背景下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趋势》为题进行分享报告。杨博士立足于汉语国际教育学科的发展历程,从三重螺旋模型理论视角下探讨大学、产业与政府等主体,在市场需求的牵引维系下如何相互影响、相互联结,共同实现知识生产与转化,为汉语国际教育学科建设与教学发展模式提出了更多可能性。
下半场发言
发言人:李群(湖南大学)
题目:《比较语文学与欧洲早期中国文学史的写作》
在论坛的下半场,湖南大学李群教授探讨了比较语文学与欧洲早期中国文学史的写作。李群教授指出,比较语文学作为西方东方学学科特有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对近代西方学者王西里等人撰写的、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文学史著作,产生了深刻影响。这些著作以中国文字为基础研究中国文学的发生及其演变特点,表现出既重视研究中国传统诗文又关注戏曲小说等俗文学的“大文学”观,在考察中国文学时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西方文化观念和价值判断标准的文化立场。我们需要突破汉学亦即国别研究的局限性,从西方东方学的比较语文学研究方法出发,对上述问题进行学理性分析和说明,深入认识西方早期中国文学史的著述特点、文学观和文化立场。
发言人:张慕良(吉林大学)
题目:《世界哲学视域中的汉学话语》
吉林大学张慕良副教授以《世界哲学视域中的汉学话语》为题,借助于西方著名汉学家朱利安、瓦格纳以及芬格莱特等人的研究,阐明中国哲学对于世界哲学发展的意义。张慕良副教授认为,从世界哲学的视域下来看,西方汉学家对于中国哲学的解读不仅是向海外传播中国文化,更是为将中国哲学智慧参与到世界哲学问题的思考中搭建了一条可行的途径。通过汉学家的中国哲学解读,能让我们更为清晰地认识到中国文化的深厚魅力。
发言人:王俏(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题目:《汉学视域下中医国际化青年人才培养体系的问题及对策》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助理研究员王俏以汉学视域为背景,对中医国际化青年人才的培养体系进行了深入探讨。王俏指出,现下中医国际化青年人才培养在推动中医走向世界的中心位置的实际操作仍存在许多问题。包括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的不合理性、汉学资源的低利用率、实践教学机会的匮乏以及对外文化交流的不足。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从改革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提高汉学资源的利用率、增加实践教学机会以及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入手,提升中医国际化青年人才的培养效果,为中医国际化的推进提供有力支持。
发言人:李佳(苏州大学)
题目:《整合与超越:由汉学研究的“中国视角”到“中国中心”的蜕变》
苏州大学李佳老师以《整合与超越:由汉学研究的“中国视角”到“中国中心”的蜕变》为题进行发言。李佳老师指出,目前,汉学研究的 “中国视角”被严重忽视,促使中外汉学研究出现“双向互动”与“双向缺失”并存的学术怪状,造成世界汉学研究的“分立格局”与“自我中心主义”倾向。为解决上述问题,需破除“西学东渐”式的“西方中心主义”取向,在汉学“整合”研究的“中国视角”基础上,超越原有研究范式,促成“东学西渐”式的“中国中心”取向,为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汉学知识体系提供一种新的路径探索与理论准备。
发言人:范狄Dario Famularo(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学中心)
题目:《探寻国际东方学家大会对早期学院汉学的重要贡献》
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学中心意大利籍博士后范狄(Dario Famularo)在发言中回顾了国际东方学家大会在早期学院汉学中的主要贡献。范老师指出,国际东方学家大会是一个从19世纪末至1973年举办的国际学术盛会,聚集了来自不同领域的东方学者,包括语言学家、文献学家和考古学家等。该大会共举办了30次会议,持续了整整一个世纪,展示了19世纪和20世纪东方研究的高度国际化水平。国际东方学家大会推动了学者之间的交流与联系,为东方学研究的机构化做出了贡献,为学院汉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发言人:李雯露(复旦大学)
题目:《中国文化全球传播的汉学家路径探索——以森舸澜为例》
来自复旦大学的李雯露博士以加拿大汉学家森舸澜(Edward Slingerland)为例,探索了中国文化全球传播的汉学家路径。李雯露博士指出,森舸澜以汉学研究为起点创建“轻学术文化品牌”“艺术空间文化发生场”和“超专业开源知识库”的三重路径,其多维传播路径以更生动直观、打动人心的方式连通多领域学术界和大众读者圈层,有效促进了汉学知识全球流动和中外文明互联互鉴,对当代汉学的多维传播和文化影响力构建具有启示作用。
发言人:董舒璇(西南大学)
题目:论信息视阈下的中国文学史建构
来自西南大学的董舒璇同学以《论信息视阈下的中国文学史建构》为题进行了分享报告。董舒璇同学基于新书《文学史视阈下的中国文学“信息”史》(Literary Information in China: A History)并结合《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剑桥中国文学史》《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等其他海外中国文学史书写,力争从文学史观内含的理论依据、信息视阈下中国文学的再呈现、文学史观建构背后的他者视野三个层面,探讨信息视阈下中国文学史系统性、创新性的重构实践,呈现更为现实、丰富、新颖的中国文学史图景。
发言人:罗玉超(首都师范大学)
题目:《从“到世界去”到 “在世界中”:建构中国当代文学期刊的世界视野——以〈十月〉为个案的考察》
来自首都师范大学的罗玉超同学以《从“到世界去”到 “在世界中”:建构中国当代文学期刊的世界视野——以<十月>为个案的考察》为题做了分享报告。罗玉超同学认为,《十月》自创刊伊始便坚持建构世界性的文学视野。以《十月》的域外传播路径为考察的个案可以认为,中国文学期刊想要建构世界视野,以提升汉语作为世界一流文学语言的国际地位,既需要文化机构的项目支持,也需要文学期刊与译者团队的合作,更需要文学期刊破除欧美中心主义的掣肘,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拓展域外传播的范围。
评议人总结
主旨发言结束后,吉林大学副教授张慕良、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李海英分别做评议。张慕良副教授从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研究对象等角度对上半场的发言嘉宾进行评议,指出各位老师的研究视野开阔,研究方法灵活多变,研究领域广阔多样。李海英教授指出,此次有近40余位专家学者以线上线下的方式齐聚一堂,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学术盛宴。李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的中医药传播实践,从跨文化交流角度对下半场的发言嘉宾进行评议,指出各位老师的学科背景多样,研究领域开阔。但当下汉学视域下的中医药研究还有所欠缺,中医药学体系如何纳入国家话语体系建设值得深思。
本场分论坛为“世界汉学与中国学研究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论坛嘉宾发言涉及文献学、中医药学、比较文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是汉学研究多学科交叉、多领域回响、多角度建构的生动体现。最后,本场论坛在各位老师和学生的热烈的讨论中落下帷幕。
2024-11-18
2024-11-15
2024-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