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下午,“世界汉学讲坛”第五讲如期在北京语言大学教二楼举行。来自法国的“学术伉俪”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教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家,亚洲研究团队负责人何碧玉(Isabelle Rabut)与法国波尔多蒙田大学教授,东亚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安必诺(Angel Pino)分别用中文和法语带来“民国文学中插入语的各种思考”和“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在法国的翻译与接受”两场精彩讲坛。 讲座上半场,何碧玉教授以 “民国文学中插入语的各种思考”为题,阐述了插入语成分在中国文学现代性鼎革中的重要探索作用。在讲座上,何碧玉教授指出了插入语在欧美诗歌中的普遍存在,并且表明在汉语句式欧化、新思想逐渐充盈文坛的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民国文人对于在文学作品中使用插入语日趋接受并熟练应用。在同学们热情的响应下,闻一多、穆时英等人的作品被声情并茂地重新演绎,并得到了何教授的深刻解读。 讲座结束后,何碧玉教授与在场同学展开了全面的互动。在问答中,何教授分享了自己的语言学习和汉学研究经历,追忆了中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翻天覆地的社会变迁,强调了文化互鉴在从事研究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活动下半场,安必诺教授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在法国的翻译和接受”为题,从历史维度出发,分三个阶段总结概括了中国文学在法国的翻译与接受情况。安教授提出,第一阶段为1949年以前,在这一时期,中国古典文学更受法国文学界的青睐,文宝峰(Henri Van Boven)、明兴礼(Jean Monsterleet)、善秉仁(Joseph Schyns)、敬隐渔、李治华等人是主要翻译家。通过他们的翻译与传播,巴金、鲁迅、沈从文、茅盾、郁达夫、冰心、许地山等作家的作品得以首次与法国读者相遇,但此时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尚未引起法国汉学家的翻译兴趣。第二阶段为1949年至1978年,在这一阶段,法国汉学家将翻译重心放在中国政治文章上,萨特与波伏娃等著名学者着力于通过翻译中国文学作品,让法国当局了解中国政治体制。第三阶段为1978年至今,在这一阶段,虽然法国翻译重心仍然在政治文章上,但外国文学在中国受到大量翻译与传播。因文化交流日益兴盛,北岛、杨绛、钱钟书、余华等作家的作品陆续被翻译为法语,传播至法国。 安必诺教授指出,促使中国文学在法国广泛传播的因素有三:新一代汉学家的诞生、新兴出版社的诞生以及法国放松出版审查力度。这三个条件互相促进,正是因为出现了关注中国文学本身的新一代汉学家,中国文学的法语译作增加;专门出版中国小说的出版社出现,促进了这些译作的出版;出版审查力度放松,更进一步促使大量中国小说得以在法国翻译出版。 在互动环节,安必诺教授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对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在法国的翻译和传播的两点看法,他认为,中国文学语言优美,内容丰富,讲述了社会现实以及作家的所思所想,应该为法国出版界重视。另外,就应该由谁来翻译中国文学作品这一问题,安教授指出,可以通过发放津贴的形式鼓励译者和出版社翻译中国文学,也可以通过举办翻译比赛来促使法国学生翻译中国文学作品。 中国文学作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对于理解中国社会、思想和价值观念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翻译中国文学成为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交流与理解的桥梁,因此,汉学家的存在与努力显得至关重要。 汉学家将中国文学作品翻译成其他语言,以使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欣赏中国文学的瑰宝。通过翻译,中国文学的思想、艺术和情感可以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与世界各地的读者分享。这种跨文化的交流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认知和理解,丰富了全球文学的多样性。
2024-11-15
2024-11-14
2024-11-13
202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