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林
马克林(Colin Mackerras)教授是澳大利亚著名汉学家,早年毕业于墨尔本大学,后获英国剑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博士学位,现为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荣誉教授、澳大利亚旅游孔子学院荣誉院长、联邦人文学院院士,曾先后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执教。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澳大利亚人马克林(Colin Mackerras)潜心研究中国,包括中国少数民族、中国传统戏剧、中国在西方的形象以及中澳关系等。他还积极向世界尤其是西方国家客观公正地介绍中国,被称为中澳友谊的桥梁、“现代的马可·波罗”。
出身与家庭背景、生活道路
马克林于1939年出生于悉尼一个书香门第的天主教中产阶级家庭。兄弟姐妹7人,他与双胞胎兄弟排行最小。母亲凯瑟琳是“ 澳大利亚音乐之父”内森和悉尼大学前荣誉校长麦克劳林的后代,父亲艾伦是电气工程师。大哥查尔斯·麦克拉斯后来成为著名指挥家。
马克林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极为重视。母亲喜欢历史、文学、音乐等。在这个文化情调浓郁的家庭里,他从小受到历史与音乐方面的熏陶,这些成为他终身的研究兴趣。他的音乐素养很高,尤其酷爱欧洲古典音乐。
年少的马克林逐渐显现语言天赋,母亲也常鼓励他学习外语。高中毕业后,他在悉尼大学选择学习当时在澳大利亚非常热门的法语和德语。大学二年级时,母亲偶然看到一个学习中文的机会,为他打开了一扇神秘的大门,从此一个丰富多彩的有趣人生为他展开。
当时澳大利亚总理罗伯特·孟席斯访问日本后,于1958年设立了亚洲研究政府奖学金。马克林听从母亲的建议,如愿获得奖学金,前往墨尔本大学堪培拉分校(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前身)学习中文。他在堪培拉待了4年,跟随两位瑞典汉学家学习中国历史,跟苏联教师维塔·里姆斯基-科尔萨科夫学习中文。知名华裔汉学家王玲还在课堂上教他如何欣赏中国音乐和中国文化。正是这段早年学习中文的经历,培养了马克林对中国和汉学的兴趣。
1961年,马克林获得赴剑桥大学攻读文学硕士的机会,研究中国唐朝历史,具体是研究当时回鹘族及其帮助平定安史之乱(755~763)的那段历史。回鹘族是当代维吾尔族的祖先。正是这段研究经历,引发了他一生对中国少数民族的研究兴趣,尤其是维吾尔族及藏族。
硕士毕业后,马克林还没有想好接下来做什么,但是内心对中国的兴趣向往愈加热切。一时没有合适的机会,所以暂时师从劳伦斯·皮肯从事中国音乐研究。
有一次,马克林在剑桥市集广场偶然碰到一位朋友。随意聊天中,对方告诉马克林他即将去中国教书。这个信息让马克林隐隐感到了机会,于是他请求那位朋友,如果伦敦的中国临时办事处问起是否认识其他愿意去中国教书的人,请务必将他的姓名及联系方式告诉他们。皇天不负有心人,不久马克林与妻子果然得到消息,去伦敦面试,并成功得到去北京教书的邀请。
马克林与妻子艾丽斯获得的工作是在北京外国语学院(现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英语。正是这份工作真正打开了他近距离观察、认识、研究中国的大门, 开启了他与这个东方古国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深厚情缘。
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时,马克林只是一个25岁的激情青年,妻子正怀有身孕。正因为如此,妻子的父母很是紧张,朋友们也不无担心,连他们的孩子们后来都笑他们俩当时的大胆。毕竟,对于当时的澳大利亚人来说,中国是一个陌生而遥远的国度。然而,他更庆幸自己的当机立断。可能是年轻人的大胆莽撞及过度自信反而成全了他,有时顾虑太多反而丧失机会。
当时的中国十分贫穷落后,马克林在北京外国语学院执教,每月领460元的工资。然而在当时的北京,比起他那些中国同事,这绝对是高收入。而且,作为外国专家,他一家被安排住在友谊宾馆,还有专门的阿姨照顾一家人的生活起居。
尽管那时候与同事来往要经过批准,也不被允许离开北京去其他地方旅游,但他们可以在北京市内随意逛。在北京的两年,马克林深深地爱上了中国,也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马克林在北京执教到1966年。这期间他们的长子斯蒂芬出生,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出生的第一个澳大利亚公民。
1966年9月,马克林被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录取,开始攻读博士学位,一家人在堪培拉定居。他的博士课题是中国地方戏与京剧的发展,重点关注1760年至1860年,他再一次继续与中国的情缘。没有人会想到,在海外,在那个两国尚未建交的年代,居然有人研究这样一个非常专业的中国课题。
但是,马克林研究的重点是京剧历史的社会性,而非纯粹历史性研究。因此这个研究课题让他有机会去了解、研究中国政治、文化、社会的许多领域。这段经历又进一步增强了他对中国历史与文化的认知与热爱。
博士毕业后,马克林留校做研究。1974年初,他受邀到布里斯班新成立的格里菲斯大学创建现代亚洲研究院,并担任现代亚洲研究教授。他在这个职位上一直工作到2004年退休,被授予格里菲斯大学“荣誉退休教授”头衔。现在,现代亚洲研究院办公室的长廊上,还有他的大幅画像。
从1964年第一次到中国,马克林在过去的50多年里总共访华70多次,退休后每年在北京生活大约5个月。除了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任教,他的足迹遍布中国的每一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其中西藏他就去了4次。马克林表示,他的5个孩子都到过中国,希望他的11个孙子外孙也会有机会到中国去,了解中国。他个人只要健康允许,会继续每年的中国之行。
研究领域与学术成果
马克林一生研究领域跨度颇大,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少数民族、中国传统戏剧、西方的中国形象以及中澳关系等。
20多年来,马克林深入中国认真观察、潜心研究,先后发表了100多篇有关中国的论文,出版了十多本相关专著,内容涉及上面提及的所有领域。其中12本为唯一作者。他的代表作包括《变化中的中国》《中国少数民族与全球化》《1900-1949年中国的变化》 等。他的《我看中国:1949年以来中国在西方的形象》以英文版面市,为读者提供了新的视角看待真实的中国,了解西方世界1949年以来不同时期对中国形象释义的客观原因。
荣誉与社会认可
马克林一生专注中国研究,促进中澳友谊,得到两国政府的认可及两国学术界的尊敬。
在澳大利亚,1999年,澳中理事会授予他杰出成就奖,表彰他在澳中文化和教育交流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2003年和2007年,澳大利亚总督先后授予其澳大利亚百年勋章和澳大利亚勋章,以表彰他在倡导亚洲研究,特别是在澳大利亚推动中国文化和语言教育工作方面所做的贡献。
中国方面,1964年,他应邀出席中国国庆招待会,有缘见到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
2014年9月,马克林被授予“中国政府友谊奖”,以表彰他一直在澳大利亚的学校中倡导中国语言和历史教学。“中国政府友谊奖”是中国政府颁给在华外国专家的最高荣誉。
2014年11月12日,习近平主席访问澳大利亚时,在联邦议会大厦演讲中,专门感谢马克林建立了“我们人民之间相互理解和友好的桥梁”,称赞他“基于对中国发展和进步的亲身经历,为向澳大利亚和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的中国而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2014年,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澳大利亚大使馆等分别举办庆祝活动,纪念马克林教授来华50周年并为中澳文化和教育交流做出卓越贡献。
一生为中澳友谊做桥梁
马克林的一生经历与努力,犹如一个中澳友谊的文化大使,发挥着促进中澳双边关系的桥梁作用。格里菲斯大学校长称他是“推动澳中关系发展的先驱”,是“现代的马可·波罗”。
马克林认为,“教育不仅在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中,而且在跨界交流和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了解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投资之一”。
1964年,马克林首次赴华任教,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中国研究和教学。1977他平均每年至少到中国一次,足迹遍及中国所有省、 直辖市和自治区。他不仅向澳大利亚和世界其他国家客观地介绍中国,而且积极推动澳大利亚的汉语教学。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他教了500多名中国学生。
20世纪80年代,马克林在开展教育交流方面发挥了领导作用。在格里菲斯大学,他率先开创了亚洲研究计划,并于1974年成为现代亚洲研究院的创始教授。
1985-1988年,马克林教授主持了由澳大利亚广播公司和格里菲斯大学联合录制的20集“龙的语言”系列汉语教学节目。该系列汉语教学片1900年起在ABC播出数次,对澳大利亚中小学的汉语教学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也激发了澳大利亚民众对中国文化和语言的兴趣。
2012年,马克林成为全球第一家旅游孔子学院的外方院长,为旅游孔子学院的成立和稳步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2014年旅游孔子学院为纪念他从事中国研究50年,特地举办“我看中国”展览,在格里菲斯大学和当地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2014年6月,格里菲斯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续签了两校教师和学生校际交流协议。两所学校的交流合作已有近40年的历史,格里菲斯大学校长欧康纳在续签仪式上说:“这得益于马克林早年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任教经历,两校才达成了长期的交流合作,这也是格里菲斯大学与中国高校维持的最长时间的合作项目。”
结语
生活告诉我们,成功之人往往是感恩之人。马克林表示,“当初决定来中国是受母亲影响, 此后的生活,中国也像母亲一样影响了我”。马克林的这句话不但概括了他的人生道路,也道出了他对自己的母亲、对中国的真情实感。可以看出,他已经把中国看作他的第二个故乡。他发自肺腑地说,过去的50多年,非常感激中国和中国人民,由衷地佩服中国人民克服众多困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我是中国的崇拜者。”
有人问马克林,是什么原因让他一次又一次地回到中国。他回答说:“我喜欢这个国家,我喜欢中国人民,喜欢他们的生活方式,我认为传统文化非常有吸引力和有趣。他们非常尊重人,非常努力,非常注重家庭,中国人民高度重视人际关系。而且我喜欢我的学生。”
年届八旬的马克林,目前仍然活跃在中澳相关的学术研究领域,仍乐此不疲地在中国和澳大利亚之间来来往往,在中国讲授有关澳大利亚的知识,在澳大利亚传播有关中国的文化,这对他来说是一种享受。他说,半个多世纪的中国之旅,使他的事业和生活变得更好,如同中国,也在越变越好。(节选)
2024-11-20
2024-11-19
202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