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9日,由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世界汉学家口述中文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史”及北京高校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一带一路汉学话语体系研究”项目提供学术支持的汉学访谈《马义德——承师之愿,十年翻译〈琵琶记〉》一文刊载于《人民日报》(海外版)第7版。
文章由“世界汉学家口述中文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史”项目组成员、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后李佳采访并撰写。
马义德
受访者供图
俄罗斯青年汉学家、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俄方院长马义德是当代俄罗斯汉学彼得堡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他长期从事中国文学史与中国戏曲研究,译著的中国戏曲经典《琵琶记》于2015年由圣彼得堡大学出版社出版,在俄罗斯学界引起热烈反响,是当代俄罗斯汉学重要成果。
1999年,马义德考入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东方系汉语专业,师从汉学家马利诺夫斯卡娅。在师生见面会上,马利诺夫斯卡娅以多年明代杂剧研究经验为基础,分析了俄罗斯汉学对中国戏剧研究的特点与趋势,并指出:“俄罗斯汉学界在中国南戏研究方面存在着空白,被誉为‘南戏之祖’的《琵琶记》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对于彼得堡汉学乃至整个俄罗斯汉学而言,翻译与研究《琵琶记》的意义都十分重大,希望我的学生可以在我的明代杂剧研究基础上开拓中国南戏研究,这是我此生最大的愿望。”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马利诺夫斯卡娅得意门生的马义德开始了《琵琶记》翻译与研究之路。
对《琵琶记》的翻译与研究贯穿着马义德整个本硕博求学生涯,同时也是他最为珍贵的青春记忆。2001年,他以国际交换生的身份来到北京语言大学留学。到北京后,还没顾得上去爬长城、游故宫、吃火锅、赏颐和园,他就一头扎进国家图书馆去搜寻查阅《琵琶记》的相关资料。
马义德回忆道:“虽然北京的美食美景很有吸引力,我也想和其他小伙子一样去体验享受北京生活,但我认为《琵琶记》同样具有吸引力。我已记不清北京菜的味道,但我仍记得在国家图书馆翻译不同版本《琵琶记》的场景,那是一段很充实的生活。”
马义德回到俄罗斯后,以“20世纪50年代中国琵琶记研究特点”为题撰写了毕业论文,并附录了《琵琶记》第一出到第四出的译文。在随后的学习生涯中,他继续着《琵琶记》的翻译与研究工作。2009年,马义德在博士论文中附录了《琵琶记》完整译文。从学士到博士,马义德的青春时光与求学之路全部融入在《琵琶记》之中。
翻译《琵琶记》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马义德努力翻越了“意境与意象之难”“语言之难”“跨文化阐释之难”等种种障碍。
在面对翻译“意境与意象”的问题时,马义德的第二任导师、俄罗斯汉学家、唐诗翻译家谢列布里亚科夫提供了不少帮助。在翻译唐诗时,谢列布里亚科夫会通过着唐装、点香炉、听古琴乐曲、置办中式家具等方式,营造出古长安的文化氛围,将自己引入唐朝的意境、体会唐诗的意象,并助力唐诗翻译。
受此启发,马义德同样也竭尽全力模仿《琵琶记》作者高明所处的时代环境,深入体会中国美术和戏曲的艺术之美,以此穿越时空,感受作者的创作意境与作品呈现出的意象。
在语言翻译方面,中国古代戏曲常根据作品的曲辞特点分为文采派和本色派,《琵琶记》的语言特色兼具两派,翻译难度较大。为此,马义德研读了大量的同时期戏剧作品与史料,寻找翻译依据与相关例证。
从跨文化视角看,翻译既是一种跨文化的语言转换行为,也是一种传播行为。如何向俄语读者准确、全面呈现与阐释《琵琶记》中的中国文化元素,是翻译的重点与难点。马义德通过对比东正教的教义内容与儒家文化核心思想的异同,来使俄罗斯读者可以更好地接受《琵琶记》中“蔡伯喈的孝”“赵五娘的贤”与“张广才的义”等行为。
马义德成功越过了《琵琶记》翻译的种种障碍,创造了其学术生涯的奇迹,其译文质量得到了国内外学界的一致好评。《琵琶记》的俄译之路,体现出的是俄罗斯汉学彼得堡学派有序的学术传承,更折射出马义德十年磨一剑的踏实精神。
当谈及俄罗斯彼得堡学派的未来发展时,马义德坦言:“对此我既有担忧,也有期待。彼得堡学派拥有历史悠久的汉学传统、完整且稳定的师承体系。虽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沉下心来长期从事研究或翻译,但是让我欣慰的是,总会有几个学生能够沉浸在美妙的中华文化研究之中,并制定对中国经典进行俄译的计划。说实话,我很期待他们的译著可以早日顺利完成。”
2024-11-20
2024-11-19
202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