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7日,由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世界汉学家口述中文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史”及北京高校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一带一路汉学话语体系研究”项目提供学术支持的汉学访谈《寻觅中国历史的文化根基》一文刊载于《人民日报》(海外版)第7版。
文章由“世界汉学家口述中文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史”项目组成员、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陈莹采访撰写。
温德华(Undrakh)是蒙古国汉学家、翻译家,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蒙古国立大学副教授。她不仅在中国历史研究方面有较高造诣,同时还参与翻译了《明史》《“一带一路”:中国崛起的天下担当》等书。
近日,围绕中蒙两国历史文化交流和翻译中国典籍的体会,温德华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问:您对中国的最初印象是怎样的,求学中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事? 温德华:我第一次到中国是2003年来参加培训。我从小学中文,对中国有一定了解,但踏上中国的土地,身临其境地浸润在中国文化中,还是非常激动。到中国后,我如饥似渴地在图书馆阅读中文书,课上、课下和中国朋友们聊天,最常聊的话题是中国历史。出于浓厚的兴趣,我立志投身到中国史研究中。 研究中国历史,第一关必须学好古代汉语,可古代汉语太难了!说实话,我多次想过放弃。但在老师和朋友们的鼓励下,在兴趣的引导下,我还是坚持了下来。第二关是专业学习。我喜欢秦皇汉武这些建功立业的帝王,也偏爱司马迁等勇敢勤勉的文化巨擘。为了能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故事,读懂他们的思想,我下了很大功夫。2006年9月,我到华中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课上跟着老师打基础,课下摸索着自学的门径,我逐渐掌握了王国维、章开沅等历史名家的研究方法,最终达到了质的飞跃。回头看,学习中文、学习中国历史的过程是艰辛的,但也是非常值得的,我更深切地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越来越喜欢研究中国历史。 问:您平时喜欢哪种类型的书,最喜欢的中文作品是什么? 温德华:我喜欢阅读文史类书籍。这些书和我的工作相关度比较高,既可以激发学术思维,又可以闲时阅读。我最喜欢的中文作品是《明朝那些事儿》。大约在2008年,我第一次读到这部书,书中的情节和人物很快成为我和朋友们谈论的话题。作者当年明月不是历史专家,但我非常喜欢他的写作方式。这部书以明朝三百年的历史为框架,展现小人物在大时代中的喜怒哀乐,而且笔调风趣幽默,不仅在中国掀起了阅读热潮,也得到蒙古国不少历史爱好者的追捧。因为对它的痴迷,我还曾冒出一个想法,希望可以模仿他的写作方式,用蒙古文创作历史小说。 问:《明朝那些事儿》对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绎很接地气。通过它,您对中国文化有哪些新的认识? 温德华:通过阅读这套书,我深切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徜徉其中,我常常得到精神的滋养。可以说,《明朝那些事儿》成功的深层原因,就是小说的文化根基——儒家文化。例如书里的圣贤之人王阳明,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成为与孔子、孟子、朱子齐名的大儒。另外,中华文化是多元文化,起源早、历史悠久,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汉民族不断与少数民族交往融合,逐步丰富了儒家文化,也在民族融合中实践了“仁者爱人”的文化要义。现在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又能和谐相处,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问:作为一位历史学专家,请您谈谈历史与现代生活的关系。 温德华:历史孕育着现在和未来。研读历史是我的个人兴趣,也是当代人的责任和使命。关于历史与现代生活的关系,我想强调的是文字与历史之间的密切联系。无论是作为研究者,还是作为译者,我深深感到,文字是历史沉淀下来的精华,我们应该重视它、珍惜它。无论是蒙古文还是中文,都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伟大的思想,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日常的研究、翻译工作中,我特别注意修辞和表达,譬如我在将《明史》翻译成蒙古文的过程中,对书中涉及的中国古代文化知识做了细致的注释。其中有不少文言文词句不好理解,我查阅了大量中文古籍,一字一句地打磨,不放过任何一个地名、人名。完成《明史》的翻译后,我又沉潜到《辽史》的译介中,现已独立完成了30卷的翻译工作。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促进两国的学术交流,也把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介绍给蒙古国读者。此外,我最近还翻译出版了《图说中国舞蹈史》。这部书中有大量历史文化内容,正对我的“胃口”。虽然我不是一个舞者,但翻译的时候,我尽量让自己沉浸在艺术氛围中,字斟句酌,希望可以把中国舞蹈的瑰丽历史画卷呈现出来。中国古人常说一个词:以史为鉴。这对我们的启示是:在现代生活中,我们不忘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
2024-11-15
2024-11-14
2024-11-13
202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