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Mazhar Alam(中文名阿兰),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专家,人类学家、教师和研究者。他自1994年以来一直住在中国。在此期间,他曾在多所大学任教,曾在河北电视台和《中国画报》担任外国专家,并游历中国各地。目前,他在巴基斯坦的中国考古联合发掘项目中担任项目主任,并与河北师范大学有联系,并担任客座教授。他在北京定居。
我和中国的浪漫故事是从《中国画报》乌尔都语版杂志Cheen Batasveer开始的。我母亲曾给我看了1970年1月的版本,当时我只有三岁半,我对这些照片十分着迷,后来我母亲每个月都会买这本杂志。直到今天,我还保留着第一份。但无论是我母亲还是其他人,都无法想象那本杂志20年后会给我的人生带来怎样的转折点。
1970年1月出版的《中国画报》乌尔都语版Cheen Batasveer。这是年轻的阿兰一生中读过的第一本中国杂志,成为他了解中国的窗口,甚至是二十年后他人生的转折点,为其后来深入研究、推动中巴文化交流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采取了一项政策,通过丰富多彩的印刷媒体宣传自己的发展声音。《中国画报》于1950年推出,是用来展示迷人的照片和内容丰富有趣的故事的重要载体。自新中国诞生以来,它一直是展示中国最有力和最全面的出版物之一,杂志的标题是毛泽东主席当年题名的。70多年来,它一直在报道国内和国际的重大事件,并以多种语言记录着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曾在约100个国家和地区发行。
新中国成立初期,一切都得从头开始。经过70多年的艰苦努力,中国不仅使全体人民摆脱了贫困,而且有能力帮助其他国家,带领世界走向集体进步。中国在早期通过此类杂志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日新月异的发展,并向友好国家提供了帮助,比如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方面给予支持。
接下来的二十年里,我一直通过这本杂志了解中国。关于中国的发展和奋斗的画面及故事是非常引人入胜的。
有一天,我遇到了一位年轻的中国大学讲师访问巴基斯坦进行研究。在我看来,她似乎是直接从“中国画报”出来的。一年后,我们结婚了。
图为1997年,还在《中国画报》乌尔都语编辑部工作的阿兰登上长城,体验一把“当好汉”的感觉。
阿兰与妻儿在长城合影留念。自儿时初识《中国画报》、年轻时认识巴塔斯维尔以来,一心向往中国的阿兰终于实现在中国工作、定居的梦想,北京也成为了他的第二故乡。
1993年,我们乘陆路前往中国。我们穿过塔克拉玛干和戈壁沙漠,参观了许多美丽的地方,了解了从新疆到北京的不同文化和民族。我亲眼目睹了我在杂志上看到的一切。两个月后,我们回到了巴基斯坦。几个月后,我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河北省外事办公室邀请进行人类学研究,我和妻子于1994年移居中国。除了研究之外,我还开始在一所大学教书,并与河北卫视合作担任顾问。
图为2019年阿兰在河北师范大学为该校师生做演讲,为深入推进中巴文化交流,阿兰向河北师范大学提出倡议,参与创建了该校“巴基斯坦研究中心”项目。
当我到达中国的时候,中国正处于一个过渡时期。在邓小平开放政策的领导下,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变为更加开放的经济。人民对繁荣的生活充满了新的希望和梦想。
当我忙于了解中国的人民和文化时,1996年秋天一个愉快的下午,我接到了一个电话“你好!我是中国画报乌尔都语组组长张。我想邀请你作为编辑加入中国画报,你愿意加入我们吗?”那一刻对我来说就像梦想成真。我收到了多年来令我着迷的《中国画报》杂志的工作邀请!在接受了突如其来的惊喜之后,我接受了这份工作邀请。自童年开始第一次接触《中国画报》的26年后,我成为了该报的编辑,并搬到了北京,这里很快就成了我们的第二个家。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经济危机期间,该杂志调整了业务结构,并暂停了包括乌尔都语版在内的几种印刷版。2000年,我见证了最后一期乌尔都语版本杂志,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所热爱的事物,我怀着沉重的心情和它告别,但我与中国、与杂志的故事仍在继续。
2024-09-12
2024-09-11
2024-09-10
2024-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