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历史上出现最早、流传最广、集民间传说与文人创作之大成的章回体古典长篇历史小说,不仅在中国及其周边国家有着极大的影响力,而且在西方世界也声名远播。从1689年湖南文山日译本算起,《三国演义》的海外译介已有三百余年历史,其译文涉及拉丁语、英语、法语、德语、荷兰语、俄语、波兰语、越南语、朝鲜语等多种语言。
在德语世界,《三国演义》被早期德国汉学界视为“十才子书”第一位,被看作是中国版的“史诗”。据考证,德国多家博物馆都收藏有珍贵的《三国演义》古本。《三国演义》在德国学界的地位可见一斑。
据现有研究,《三国演义》在德语世界的译介始于1894年,经历了改译、节译、选译到全译的过程。1894年,德国汉学家顾路柏(Wilhelm Grube)在《北京东方学会会刊》第4期发表了基于《三国演义》第91回“祭泸水汉相班师”的改译文《祭祀死者的仪礼》,并在其于1902年出版的《中国文学史》一书中收入了《三国演义》前九回的摘译文。格莱纳(Leo Greiner)选译了《三国演义》中的五个故事,并将其编入1913年出版的《中国小说与故事》。鲁德尔斯贝格(Hans Rudelsberger)和卫礼贤各翻译了《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并收入他们各自编纂的《中国小说》和《中国民间故事集》。格林(Irmgard Grimm)选译的三个故事与库恩(Franz Kuhn)选译的四个故事分别发表于1938年和1939年的两期《中国学》(Sinica)杂志上。库恩此前已经翻译过《好逑传》《金瓶梅》《红楼梦》《水浒传》和《子夜》等经典中国文学作品。对于《三国演义》,他先是在《中国学》杂志上陆续翻译发表了《权臣董卓之死》《拜访卧龙》《过檀溪》和《王位被迫迁徙》等几个章节。之后,又以《十三层佛牙塔》为名翻译出版了《三国演义》前九回故事的选译。1940年,库恩将《三国演义》前三十八回合成二十章译出,并第一次以《三国志》(Die drei Reiche: San kwo tschi)为名出版。库恩译本在德语世界影响巨大,其后多次分别以《桃园结义兄弟》和《三国志》为名重印再版。德国、奥地利和瑞士的很多大学和图书馆都收藏有多个版本的库恩译本。
自1940年库恩版《三国演义》德语译本出版后,在70多年的时间里,德语世界再未有更全的《三国演义》译本出版。直到2016年,署名为Xinyue Shi的译者翻译了《三国演义》全120回,分两卷在德国亚马逊网站以《三国演义》为书名独立出版。2017年,德国汉学家尹芳夏(Eva Schestag)也在柏林费舍尔出版社(Fischer)推出了两卷本的《三国演义》全译本。
Xinyue Shi的译本相对忠实于原文,偏于直译。在译文中对一些传统中国文化元素和地理历史概念进行了大量的注释,注释中还夹有部分汉语。但据检索发现,该译本迄今未有图书馆收藏,也无书店在售,译者介绍、书评和推介信息也未见到,影响很小,传播渠道也极其有限。这可能和德国读者在选书的时候,比较在意出版社的名气和作者身份的传统有关。
相比之下,尹芳夏的全译本由始建于1886年、位于柏林的德国知名出版社费舍尔出版社出版。一经推出,就在德语世界和中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被视为“首个《三国演义》德语全译本”。尹芳夏携该译本应邀出席了2017年的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并作为访谈嘉宾参加了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馆组织的“对话总领事”活动。与《三国演义》其他译本相比,尹译本的传播渠道非常广泛,可在德国、奥地利、瑞士各大书店和网上直接购买或订购。通过世界图书馆目录检索平台(OCLC Worldcat)检索发现,至少已有几十家德国、奥地利和瑞士的图书馆收藏了该译本。德国影响力较大的西德意志电台(WDR)就《三国演义》的德译工作对尹芳夏进行了采访。访谈中,她谈及自己在长达六年的翻译过程中的种种思索与感悟,例如如何处理文中不断出现的诗句,如何看待书中的女性角色,如何将古代语言和文化用现代表现手法充分表达出来,书中的军事策略和战斗情景对译者有何影响,这一历史小说对中国文化的意义等。德意志广播电台、法兰克福汇报、日报、新苏黎世报、星期天世界报等德语媒体也都发表了对这套译本的评介。评论家认为,这样一部多达80余万字、包含数千个人物和数百场战斗场景的鸿篇巨著,“不仅是一部翻译作品,更是一部辉煌的出版成果,对很多中国文学的爱好者来说,它早该出现了”,它“打开了小说宝库中一扇至今隐藏的大门”。评论家甚至将该书的思想内涵与儒家传统思想进行对比分析。
迄今为止,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红楼梦》《西游记》和《三国演义》都已经有了德语选译、节译和全译本,《水浒传》也有不少章节故事被译成德语发表出版。其他中国文学艺术作品也都被译成德语,甚至被搬上舞台和荧屏,做成游戏或相关文化产品展示给德语世界的受众。这些译介工作为德语世界的读者和研究者了解中国文学、历史、社会文化、民俗、思维观念、价值观等提供了更多便利和可能性,为讲好中国故事,为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拓宽了道路,促进了中华民族与德语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沟通和交流。但对比德国文学作品在中国的译介传播和研究状况,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成果在德语世界的译介和研究还有很多工作可做,期待更多的译介研究成果被发现,新的成果不断涌现,将中国文化更好地传播到世界各地。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翻译学院西方语言系)
2024-09-12
2024-09-11
2024-09-10
2024-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