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之前觉得中国是个谜,来之后自己成了中国迷。”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开始认识中国、走近中国。其中不乏对中国语言文化有着深入研究的汉学家、翻译家。从了解到熟悉,从研究到讲述,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世界各国民众描绘着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传播中国文化40载,
“想把更多优秀作品介绍给全世界”
作为最早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罗马尼亚曾涌现出一批久负盛名的“中国通”。一代又一代汉学家和翻译家将大批优秀的中国历史和文学作品介绍到罗马尼亚。
获得第十三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的罗马尼亚翻译家扬·布杜拉(中文名罗阳)就是其中之一。作为一个生在中国、长在中国的罗马尼亚人,罗阳口中和笔下的中国不仅仅是故乡,更是精神和心灵的居所。
罗阳与中国的故事从一开始就很特别。原来,罗阳的父母是新中国接收的第一批罗马尼亚留学生。上世纪50年代,罗阳和姐姐在北京的胡同里出生。后来,罗阳跟随父母回到罗马尼亚,直到上世纪80年代,他重回中国,来到北京语言大学读书。
毕业后,罗阳成为一名专业翻译。如今,罗阳虽大多时间在罗马尼亚工作生活,但谈及中国几十年来的变迁,罗阳深有感触:“过去40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文学也发生了变化。我现在每年都要到中国去,体验和感受这些变化。作为一名翻译,离开了语言环境,离开了对社会的感受和观察,是很难成功的。”
近40年来,罗阳在传播中国文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曾为50多个代表团做翻译,撰写或翻译的有关中国和罗马尼亚的文章已有60多篇。在翻译过程中,罗阳对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在他看来,这不仅是他的工作,更是他的热情所在。
目前,罗阳在罗马尼亚国际广播电台担任节目制作人,他的主要工作从翻译逐渐扩展到对中国文化和文学的研究上。
“过去几十年,中文的词汇越来越丰富,有些语法也发生了变化。在这样一个大变革的时代,一定会涌现出更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小见大地展现这个时代的变化,我对这样的文学作品充满期待。”罗阳认为,近年来,与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相比,文学仍有很大发展空间,他期待更多中国优秀文学作品涌现出来,介绍给全世界的读者。
罗阳说,现在罗马尼亚有很多年轻人都对中国感兴趣,也有很多人在学习中文,他希望年轻人对中文的学习不应仅局限于交流,而需要更多地理解中国文化和文学。
“我如今已经60多岁了,现在每次到中国都有一种‘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感觉。”罗阳说,“我与文字打了一辈子交道,汉字总能触碰到我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如今,罗阳的两个女儿罗玉娜和罗玉琳也都在学习中文,罗家与中国的故事等待着第三代人继续写下去。
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译者,
为认识和感悟中国文化打开一扇窗
“中国文化是人类文明中最伟大的文化之一,就像埃及文化、美索不达米亚文化和希腊文化一样,阿拉伯读者对中国文化越来越热爱……”埃及青年翻译家雅拉·密斯里侃侃而谈。
从2006年开始,雅拉曾先后在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和山东师范大学学习中文,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日益深入。如今,32岁的雅拉已经走过了7年的翻译路程,对中埃文化交流事业满怀热忱。
说起与中文结缘,还得回溯到雅拉的中学时代。高中毕业后,她本想在理工学院学习地质学,或者在艺术学院学习英语文学。“父亲建议我学习中文,因为今天的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最终,我选择在艾因夏姆斯大学学习中文,然后到山东师范大学留学了一年。”
“我对中国文学的热情源于不间断的学习。”雅拉说,当她在学习中对中国语言有了一些认识时,便在中文网站上阅读故事、诗歌和短文。在那之前,她曾在父亲的书房里读过一些翻译成阿拉伯语的中国文学作品。
2011年,雅拉以优异成绩结束了在山东师范大学中文专业的学习。这之前,雅拉翻译的第一篇小说《我的父亲母亲》在《读者》杂志上发表,为她的中国留学生活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也开启了雅拉的文学翻译之路。
如今,翻译、出版和传播中国文化,尤其是译介中国当代文学,已成为雅拉孜孜以求的事业。截至去年,雅拉已出版中国图书译作近10部,涉及散文、诗歌、小说等不同体裁,代表译作有《西川诗选》《美食家》等。
翻译中国文学作品,为雅拉认识和感悟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打开了一扇窗。雅拉说:“任何一种语言的文学,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都表达着人类的关切、梦想和抱负。我选择文学翻译,不仅因为我热爱文学,更因为我希望把中国文学介绍给更多读者。”
雅拉青睐中国当代文学,认为中国当代文学能使阿拉伯读者近距离地感受到当下中国的脉动,搭建起一座瞭望中国现实社会、深度透视和理解时下中国的平台。
如今,中文教学在阿拉伯地区越来越普及,雅拉对此感到十分欣喜。她说:“我们需要互相了解。”雅拉希望能够尽自己的努力参与其中。“就我个人而言,我想成为中国文学的译者,致力于将中国的文学创造力转化为阿拉伯语作品。中国文学作品总是能吸引读者一直读下去,因为中国文化实在太有魅力了!”
“解码中国社交网络的独特性”,
帮助民众增进对当代中国的理解
除了翻译中国文学作品,反映当代中国的新兴网络文化也是汉学家们关注的热点。2014年,荷兰青年汉学家曼雅·库泽(中文名棵小曼)创办了网站“微博上有什么”,向民众介绍中国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热点新闻,至今已发表近1000篇文章,月均点击量超过30万,成为当地网民了解当代中国社会的一扇窗口。
创建网站的动力来源于“想家”。这里的“家”指的是中国。
在日本读高中期间,棵小曼对汉字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她将学习重点转移到中文和中国文化上,并选择将汉学作为大学的研究方向。2008年,她如愿来到北京大学学习交流。
回到荷兰后,她开始“想家”了。“我想念北京的生活、美食,还有朋友;我想知道最近中国发生了什么,流行些什么,人们都在关心什么话题。”当时,中国社交网络正蓬勃兴起,棵小曼也像中国人一样用上了微博、微信。她发现,有了它们,即使不在中国也能随时随地关注中国的动态。
刷微博是因为“想家”,而把微博上的内容用西方人理解的语言写出来,则是想在网络上介绍“家里的事儿”。
在小曼眼里,中国有许许多多精彩的故事、有趣的人,中国文化包罗万象。一些西方媒体习惯于从宏观的角度来报道中国,无法从中获取更多的真实细节。高速发展的社交网络正在改变和影响每个中国人的生活,于是她决定为西方网民打开这扇“观察中国社会的窗口”。
什么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受关注,小曼就写什么。微博超级话题是什么?“网红经济”到底有多热?中国年轻人怎么找对象?她会详细介绍这些话题,将中国网友的反应分享出来,并总结出社交媒体上对同一事件或同一现象的几种不同观点。
她的文字包含详实的信息、客观的表述和贴心的背景知识介绍,用西方人能理解的语言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清楚。她说,很多新闻事件都植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背景,脱离了这个前提就不会引起共鸣。
站在中西网络文化的十字路口,小曼试图解码中国社交网络的独特性。她觉得,“新”与“变”是中国网络文化的独特之处。
2019年,一部贺岁短片《啥是佩奇》刷爆网络,小曼把短片中的“佩奇”与外国网民心目中的佩奇作对比,解读城市化和数字化进程中的中国社会对亲情的守候。小曼注重把握年轻网民的心态,剖析网络“爆款”的文化内核。她认为,要让外国网友看到中国年轻人“粉”什么,才能增进对现代化中国的理解,真切感受中国发展的脉搏。
中国的网络文化打破了传统的社交网络模式。“西方人喜欢归类,在我们的认知里,社交媒体就是社交媒体,电子商务就做电子商务。而在中国,购物、直播、视频、新闻、论坛、即时通信等各种属性可以在一个应用软件上完美共存,我想挖掘它们为什么这么成功,探寻它们如何实现多元化。”
从2014年注册域名开始,棵小曼的人生拥有了多重身份——作者、编辑、摄影师、视频博主、程序员……但她并未就此止步。
她是培训师。荷兰及其他欧洲国家的许多电商、公关、传媒公司都非常想了解中国的社交网络和数字产业发展,于是邀请她给员工做培训。“我会介绍微信、微博、抖音等热门应用,以及‘共享经济’和‘无现金支付’等新生事物,员工们在学习中受到启发,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市场。”
她也是推广者。小曼时常在莱顿大学举办推介中国社交网络文化的讲座,并发起相关话题讨论。她也曾在荷兰及其他国家媒体的电视节目上做客,回应西方民众对中国社交网络的关心。未来,她还计划开设一门关于中国媒体数字化发展的课程。
然而,小曼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专家。她说:“中国一直在快速变化和发展,年轻一代成为中坚力量,你必须时时刻刻跟上中国发展的脚步,永远不能觉得自己学得差不多了、已经很懂中国了。”因此,她每年都会回中国待上两个月,“让自己‘跟上趟儿’”。她把这称为“回家”。
不仅是罗阳、雅拉·密斯里、棵小曼,还有无数的汉学家、翻译家们正在世界各地用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中文和中国文化。
对他们而言,中国不仅有美丽芬芳的文字语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更有活力四射的现代生活和有趣流行的网络现象。而这些,给他们的研究带来源源不断的灵感,也给他们的讲述提供了新鲜生动的素材。
2024-09-04
2024-09-03
2024-09-02
2024-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