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袁鑫

2020-08-11

1597628593216.jpg


一、引言“一带一路”是全方位发展的新格局。这一伟大倡议是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领导人构建的国家未来发展宏伟蓝图,也是一个全方位发展的新格局。“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体现在经济、商业、贸易领域,而且更是国家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这是因为,文化是无处不在的。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党的十九大也明确指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是一项强有力的文化对外交流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文化建设,推动了我国文化走出去,同时也扩大了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一带一路”合作倡议自提出以来得到了许多国家、特别是一些沿线国家的认可,成为了国际社会的热门话题。这一倡议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策略之一,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传承与拓展,拓宽了国际合作、输出与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道路和途径。“一带一路”是一条纽带,将我国璀璨的文明与沿线国家联结起来,为我国现代文明大国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古代丝绸之路对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意义从广义上看,文化无处不在。吃穿住用行,无不渗透着文化理念。“一带一路”的提出蕴含着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内涵。众所周知,古代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经济贸易之路,而且更为重要的它也是一条文化之路。古代的丝绸之路,通过与国外的商业往来,进行着中国古代文化与外国文化的融合与碰撞。中国古代的茶文化、丝绸文化均随着贸易的往来,传播到海内外。古代丝绸之路发挥着重要的文化桥梁作用。如果没有古代丝绸之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就不为世人所知,博大精深的文化也就无法流传到国外,综合国力也就得不到应有的提升。古代丝绸之路对外传播的是优秀的文化艺术和先进的文化理念,通过文化的传播,不仅壮大了国家的实力,而且也带动了周边沿线国家自身的发展,为多国的共同繁荣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古代丝绸之路对文化交流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张骞出使西域这一壮举为中国开辟出了一条通往西方、进行中西文化交流的道路。茶叶、丝绸、瓷器等,流入其他国家。这些物品出口到西方,不仅仅是贸易活动,而且更是一场文化交流活动。茶叶、丝绸、瓷器这些都蕴含着古代中国文化的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和象征。商业上的往来,无形中让其他国家对古代中国的文化有所认识和了解。张骞出使西域,开启了民族文化交流的先河。古代丝绸之路不仅带回了西域诸国的文化艺术,而且将汉族经典的文化输出到沿线民族,促进了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获得了西域对经典民族文化的认可。

 

“中国文化通过丝绸之路不断吸纳周边民族文化以及外来文化,奠定了现代中国作为世界多民族东方大国的疆域版图和多元民族文化共存的文化大国地位。”[1] 总之,古代丝绸之路对外传播的是开放的精神风貌和友好的民族精神。在当时的形势下,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是文化繁荣的标志。

 

三、“一带一路”倡议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文化是国家的根基、民族身份象征,它与国家命运和前途紧密联系、息息相关。文化的影响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而文化软实力概念的出现,把文化的重要性推上了崭新的台阶。虽然文化的影响力不同于经济、军事等硬实力,但其作用不容小觑。改革开放以来,西方价值观念、思想不断涌入,对我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一代的思维模式、行为举止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汲取积极因素的同时,也有一些消极的观念,侵蚀了一些人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进而出现一系列道德滑坡、信任危机等不良现象。近些年来,各国纷纷开始重视文化软实力建设,旨在通过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正如袁远在《文化先行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一文中所指出:“只有中国文化软实力强大了,我们对外文化交流的效力才会更强,对丝路国家的文化、经济领域的影响才会更大、更扎实。”[2]党中央在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总布局中,将文化建设作为“五位一体”中的重要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强国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生动而强有力地表达了文化建设的价值理念,极大地深化了我们对文化强国内涵的理解。只有将我国先进的文化转化为软实力,才能全面提升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文化强国正日渐成为当代中国发展的一种总体性追求与志向。在这一总体思想指导下,“一带一路”倡议承担了发扬中华民族文明精神及先进文化理念,传承并积极对外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重任。隗斌贤指出:“‘一带一路’不只是一个空间概念和经济合作,它更是一个建立在历史文化概念影响基础之上的文化影响力范畴,是用文化将历史、现实与未来连接在一起而成为中国面向全球化的战略架构。因此,文化是‘一带一路’的灵魂,文化先行的优势可以推动我国与沿线各国的全方位、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3]“一带一路”可以促进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发挥中华优秀文化的国际引领力,加强各国、各地区间的深入交流,推动沿线国家的文化产业合作。“在‘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中,让中国的声音被世界听到,也要让中国的元素成为世界共同的记忆。”[4] 新丝路要有新思路,“一带一路”在实施有效文化传播的同时,要积极争取有利我国发展的外部机遇,维护国家安全,增强文化“软实力”,进而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一带一路”在国际化的过程中,以经济和贸易活动为依托,实现文化的对外交流,为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了新的契机,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注入了新的活力。“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态势下,文化外交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国际形象塑造的关键一环,有助于增进国家之间在文化价值上的认识与交流,强化经济方面的深入合作,有效降低国与国之间发生冲突的可能性,甚至在传统外交手段无效时,通过文化外交的方式往往能成功‘破冰’,促成双赢局面。这也是打造‘一带一路’媒体联盟的意义所在。”[5]

 

“一带一路”是在全球化新的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立足长远、审时度势、不断进取、开拓创新的基础上,拓宽对外交流渠道,发掘丝绸之路潜力,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搭建的宽广平台。“一带一路”绝不仅仅是贸易合作,其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传播中国文化,让世界人民认识和了解中国文化,认可并接受中华文化,壮大我国文化的实力和影响力,并提升国际知名度。

 

四、“一带一路”对文化传播的新贡献“一带一路”以开放包容的态度、互惠合作的原则和共同发展的目标为宗旨。开放、包容、互助,这本身就是我国文化理念的核心。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一带一路”为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铺平了道路,这一倡议对于文化的有效输出做出了新的贡献。1.我国传统价值观念的传播“一带一路”覆盖多个国家,各国之间文化传统不同,人民价值观念也存在差异。只有认识差异,尊重和理解各国人民的价值观,才能够与他们很好地交流。总的来说,我国人民的价值观有着优良的传统,“和”、“亲”、“善”、“诚”等,是我国价值观的基础。在“一带一路”政策指引下,要做到互通有无、互利共赢,就必须秉承优良的传统,在文化交流中传递我国优秀价值观念。2.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播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积淀五千年的价值标准和道德遗产,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品质和礼仪规范,是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品质。传统美德不仅仅体现在个人层面,同时也体现在社会和国家层面。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传播往往同时伴随着传统美德的传承。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与沿线国家之间在历史传统、风俗习惯上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与古代丝绸之路相通,“一带一路”倡议秉承了我国自古以来“和为贵”的精神,深入挖掘并借鉴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资源,以包容、合作的诚挚态度,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合作共赢,以中华民族强大的文化感染力、向心力和凝聚力,争取带动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3.对外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国家形象是公众对于一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价值等的总体认识,体现出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地位。国家形象本身也是一种软实力,具有强大的感染力。一个国家的国际形象往往会影响到别国所实施的对策和方针,并最终影响到整个国际局势。国家形象的塑造是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方面,凝聚了一国优秀的文化精髓,对外展示着良好的形象,从而赢得他国的信任、尊重与崇敬,进而为文化贸易和经济往来奠定坚实的基础。在社会信息化的今天,便捷的网络条件对一个国家的形象能产生即时的效应。因此,国家形象的塑造显得格外重要。正如古代丝绸之路塑造了当时华夏民族强大、友好的形象,“一带一路”指引中国人以信心饱满的姿态,积极应对国际上的种种挑战,彰显对各国文化尊重与包容的博大胸怀,广泛参与国际合作活动,塑造文明的国家形象,增强国际竞争能力,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如何才能对外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首先,要加强自身发展,壮大我们国家的实力。其次,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国家的审美需求,采取有效的媒体手段,加强对外传播的力度,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良好的大国形象恰当地展示给别国。再者,外宣部门应当争取更多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在进行对外传播时,不仅要展现我国追求和平发展有担当的大国形象,而且也应当不卑不亢,对不利于我国国家形象的言论给予全力抵制和回击。近些年来,“中国威胁论”对我国国际形象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为阻止“中国威胁论”的蔓延,可借助“一带一路”这个平台,对外进行中华文化的传播,“通过有效传播增进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各民族之间的了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消除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偏见和国家形象的扭曲,夯实我国迈向文化强国的坚实基础。”[6] 中国的发展无法置身于世界各国之外,同样世界各国的繁荣也离不开中国的发展。只有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才能更好地赢得别国信任,争取更多发展机遇,拓宽发展路子,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魅力。4.打造先进的文化产业,创立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品牌文化的传承与传播,要有先进的文化产业为依托。文化产业于上世纪80年代在欧洲产生并不断发展,后又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大大增强了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文化产业是‘软实力’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在文化产业的所有形态的运动中,无论是经济的还是政治的,都是通过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满足人们的精神消费需求,影响人的生活态度和生存方式,改变人的观察世界和认识世界的思维模式,进而影响人的社会行为。在全球化背景下,任何精神文化力量的传播不借助于文化产业是很难实现它的目的的。”[7]

 

文化产业的发展程度对国家的综合国力提升有重要作用,也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到:“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近些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只有发展先进的文化产业,打造出有特色的明星文化产业,才能从根本上壮大文化产业的实力,从而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能够增加民族文化的国际知名度,得到国外消费者的认可,民族文化才能具备较强的吸引力。总之,文化产业在国际社会的生存、发展状况,会直接影响到本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效能。

 

五、结语“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国际拓展。其重要意义在于,它不仅是各国间的对外贸易平台,也是国家间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桥梁,是文化理念的沟通与碰撞,是文化价值的交织与互通。当前各国十分重视文化建设,致力于本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因此“一带一路”为沿线国家在全球化时代下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新契机。可以说,“一带一路”倡议是一项文化走出去的课题,是对古代丝绸之路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为建设文化强国搭建了重要平台,对于我国文化建设、实现民族文化伟大复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鲍志成.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作用概论[J].文化艺术研究,2015(03).

[2]陈立生.“一带一路”视域下文化“走出去”的逻辑理路——基于广西文化“走东盟”的实践思考. 学术论坛,2019(06).

[3]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4]李孝敏.“一带一路”文化之路[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6(2).[5]孟晴.“一带一路”媒体传播的文化外交价值[J].新闻战线,2016(16).[6]隗斌贤.“一带一路”文化先行[J].浙江日报,2016年3月31日,第15版.

[7]袁远.文化先行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J].中国贸易报,2015年11月17日,第2版.

[8]张丽玉.“一带一路”倡议下提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的研究.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0(02).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9WZZB001)、天津市哲学社科规划重点项目(TJZX18-003)、天津市教委科研规划项目(2019SK071)、天津外国语大学科研规划项目(19YB16)的阶段性成果】(作者袁鑫,系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博士、天津外国语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刘铭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