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现在是我们重新认识白求恩的一个新的契机,《不远万里》也给我们打开了重新认识白求恩的一扇大门。”
——李云雷
李云雷,作家、批评家,《文艺报》新闻部主任,《文艺理论与批评》副主编。2018年5月6日,荣获第五届冯牧文学奖。
问:李老师您好,感谢您接受中国文化译研网的采访,您如何评价《不远万里》这部作品?
答:李彦老师的作品我比较熟悉,她最近这一本《不远万里》分两部分,一部分写发现白求恩跟毛泽东的照片合影的过程,另外一部分写白求恩到中国来参加抗战的过程,包括他跟各种人物,各种女性交往的过程。
这两个部分合在一起看,可以让我们看到白求恩他的自身经历,以及他特别丰富的生活的经验,在这个经验之上,他又是怎么获得了后来我们所说的“白求恩精神”。
《不远万里》区别于其它文学作品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一部非虚构作品,所有的材料都是李彦老师自己调查取得的,所以它与那些虚构的小说或者电影里边的白求恩不一样,是一个真实的白求恩的形象。另外,跟一些我们国内的非虚构不一样的一点,她选择了白求恩这样一个人物作为非虚构描写的对象,因为我们现在的非虚构作品大多都是写我们当下的生活,而李彦老师选择还原那一段历史,她的选材是很独特的。
问:当下我们研究白求恩有何深远意义和价值?
答:现在是我们重新认识白求恩的一个新的契机,也给我们打开了重新认识白求恩的一扇大门。通过学习及研究白求恩,使人们在和平年代重温革命精神,发扬国际主义精神。毛泽东同志在文章里面提到,白求恩身上带有“国际主义精神”,这是生长在和平年代的人所稀缺的,但是我们通过白求恩的追求及人生经历,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精神曾经在历史上发挥重要的作用,并且在中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过去我们很容易把英雄人物固定化、刻板化,在《不远万里》中,李彦老师通过大量的素材收集及考证,从生活细节入手,讲述了白求恩在经历了复杂的人生经验之后,逐步成长为一个共产主义者的历程,打破了对英模人物的固定化理解,将他还原为一个更加丰富的人。
问:作家群体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答: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作家群体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的文艺形式传播到国外大都停留在现实的表象,但是作家作品的根本之处是对当代中国社会的深刻观察描写,并且融入了自己的思想和美学。只有中国的文学作品“走出去”才是中国文化真正的“走出去”!
问:中国文学作品如何才能更好地对外传播?
答:中国文学作品更好地对外传播,一方面需要我们提高中国文化自身的质量,将真正能够代表我们中国文化精髓的作品推广到海外;另一方面要培养更多了解中国文化的翻译人才,将中国优秀的文化作品有效地传播出去。
问:请您谈谈创作论文集《如何讲述中国的故事》初衷;您认为当下乃至未来我们要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答:关于“如何讲述中国的故事”,我当时是从两个角度来提出这个问题的,一个是当时中国文学受西方文学影响较深,中国作家写的故事就像用西方的形式来写西方的作品一样,不像我们中国人的生活,也无法接近中国人的感情。所以我在这个意义上提倡“讲中国故事”。
另外一个方面,80年代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包括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所以我们80年代以来讲得更多的是个人的故事,很少讲述国家的故事,针对这样一个文艺的思潮,我提倡作家在讲述个人故事的基础之上要有宏观的视野,不光把写作局限在个人的私人经验里面,还要有国家的、民族的视野。
讲好中国故事,要在尊重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个人的经验和体验。另一方面,眼光要放得更远,不光只看到个人的悲欢离合,要意识到你个人的悲欢是整个社会变化的一部分,在你之外的其他人,其他阶层的人,尤其是社会底层人群的生活,他们的内心世界也在我们中国整个的巨大的变化之中。第三点,我们整个人类也都处于巨大的变化之中,比如说现在有很多人工智能等新的发明,人类自身也在不断地重新自我定义中,在这样一个飞速发展变化的时代,我们怎么来面对这些新挑战、新现象和新问题,作为一个作家和一个时代的观察者,应该把这些纳入到我们对中国、对世界的关注之中。
问:您如何看待“文学评论”和“文学批评”?
答:我觉得文学评论它的作用就像鲁迅说的“好处说好,坏处说坏”。 好的作品,能够通过你的文章让大家知道;不好的作品,你的文章会指出它们的缺点。所以它应该能够起到激浊扬清、品优贬劣的作用。
问:一个好的文学批评家要具备哪些素质?
答:一个好的批评家,需要具备的素质应该很多,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首先要有艺术的眼光,能发现什么作品是好的,什么是不好。
其次,要有理论的视野,要能够判断一个作品,它在什么意义上能够是好的作品?
再次,要有历史的眼光,要有文学史的眼光,要看到这个作品虽然很好了,但是在一个系列里边,它是处于一个什么层次。这样才可以对一个作品进行一个比较精准的定位,也才能做出相对客观的评价。
问:最后请您向中外读者推荐一本你喜欢的书,说说推荐理由。
答:向大家推荐青年作家石一枫的中篇小说,叫《世间已无陈金芳》。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北漂女孩”的奋斗、挣扎、追求以及梦想的幻灭,通过主人公人生的几次变化,让我们看到当代中国社会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作者能够把一个人物栩栩如生地塑造出来,并且能够把它置放在我们当代中国社会的变迁之中,机具说服力。这部小说荣获了第七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是能够代表当下青年作家小说创作水平的一部作品。
2024-09-12
2024-09-11
2024-09-10
2024-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