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6日到15日,“2016中外影视译制合作高级研修班”跨京沪两地展开为期十天的研修。30多个国家60余位电影节、影视机构负责人、译制专家参加。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的部分师生担任了志愿者工作,他们除负责会务工作之外,还承担了调研和采访任务。本文是研修嘉宾专访系列的第二篇。
叶尔泰在研修班开班仪式上发言
周沁瑶(以下简称周):叶尔泰先生,首先谢谢您能抽时间接受我的采访!您的大学是在中国东北大学度过的,是怎么想到来中国东北留学的呢?
叶尔泰(以下简称叶):在哈萨克斯坦人们对中国了解很少。中国大陆的城市,人们只知道北京和上海。我把大学申请材料递交到哈萨克斯坦的大使馆,然后就有人来问我:“想去沈阳这个地方学习吗?”我就同意了。在此之前,我对沈阳一无所知。当时我在网上能找到的沈阳的资料也很少。
周:那么在沈阳的学习经历给您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叶:在东北学习这几年,我学会了东北话。而且大学的朋友现在和我还保持联系,我邀请他们来哈萨克斯坦玩,他们也很喜欢。我也是大学后才知道,原来在中国有这么多有趣的方言!关于这一点知道的人也很少,不只是哈萨克斯坦,世界上很多国家都不知道。后来我去中国南方旅行,南方的人们都以为我是东北人,我很喜欢自己的东北口音,我感到很骄傲。
周:学成归国后,您一直致力于在哈萨克斯坦举办中国电影周,为什么呢?
叶:最主要的是,在哈萨克斯坦人们对中国的了解实在太少了,比如说,中国人的饮食十分特别,人们的食物多种多样,但我们对此全无所知。在哈萨克斯坦甚至有人根本不知道中国在哪!但是哈萨克斯坦和中国是邻居,地理位置十分接近,而了解自己的邻居是十分有必要的!而我作为一个曾经在华留学,现在已经在哈萨克斯坦工作的记者和电视人,感到自己有必要改变这一现状,也正因此我十分希望能为促进两国文化交流尽一份力。
周:那么在您看来,为什么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作为亲近的邻居,文化交流却如此之少呢?
叶:在哈萨克斯坦了解中国文化的人非常少,汉学家非常之少,来中国求学的学生很多很多,但他们学的通常是经济,石油,商业贸易之类的专业,他们能成为优秀的人才,但不可能成为汉学家。
周:是的,在中国也有类似的情况,学生们从就业方面考虑,通常都更愿意学习这些“实用”的专业。
叶:所以如您所见,我们两个国家交流如此少的原因在于缺少了解两国文化的专家。而且,为数不多的专家们情况并不好,大家面对非常艰巨的任务,但却并没有得到到重视和珍惜,如何保存现有的汉学家是很严重的问题。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文化方面的学者越不受尊重和珍惜,想要进入这个领域的年轻人就越加的少,这么下去文化交流间的障碍只会越来越大。总之一句话,必须珍惜和重视这方面的人才。
周:那么您预计哈萨克斯坦的中国电影周什么时侯能举办起来呢?
叶:大概在今年年底,或者是明年年初。研修班活动期间,我们参观了中国电影资料馆的大型电子资料库,资料库的馆长对我的想法就十分感兴趣,我们交流了很多意见和想法。虽然很辛苦,但我的愿望是有不少人支持的,只要做成了就会很开心。
周:除了致力于“中国电影周”,您还参与了不少影视剧翻译,那么您是怎么想到翻译中国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呢?
叶:这是我翻译的第一部影视作品,要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首先就应该了解它的饮食文化,生活方式。人们很少看纪录片,对纪录片几乎不感兴趣。人们爱看电影或者电视剧,因为它们又娱乐又轻松。但是,《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在哈萨克斯坦大受欢迎,取得了很了不起的收视率。我想,文化是有共通的,何况这部纪录片的水平实在非常之高,哈萨克斯坦人民非常喜欢。
周:您还翻译了电视剧《温州一家人》,您的这两部翻译作品都相当了不起,对哈萨克斯坦观众来说吸引力也很大,那么哈萨克观众对于影视作品有怎样的要求,他们的审美有哪些特征是值得中国的制作人特别注意的?
叶:我们的人民是游牧部落,我们有着和中国蒙古族类似的传统,这也直接影响到了人民的审美。我还必须强调一下历史,哈萨克斯坦曾经是前苏联的一部分,我们受苏联影响也很大,由于这一段独特的历史,在哈萨克人们既说哈语,也说俄语,但是人们往往忽视了我们独特的哈萨克文化。比如说您被安排来采访我,但是您是学俄语的,这是一种文化上的“误解”,您要知道,在哈萨克有131个民族,而占全部人口的60%左右是哈萨克族,在我们之间自古就盛行游牧文化。不仅仅是中国,我想全世界都忽略了这一点。
周:也就是说,我们要从哈萨克人的角度去理解哈萨克的文化,而不是用俄语的思维去理解?
叶:是的。这一点值得特别强调。
周:谢谢您,叶尔泰先生!和您的这次谈话让我我感受到了您作为一个致力于两国文化交流的电视人的坚持和信念,也知道了很多之前对哈萨克斯坦文化的误解和盲区,祝您为中哈文化交流作出更大的贡献,您的理念也会被更多人知道的。
叶:谢谢,我也很喜欢您的采访,希望您能将我的想法转达给更多人。
2024-11-20
2024-11-19
202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