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铁凝的《无雨之城》、刘震云的《手机》,到顾城的《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韩国翻译家、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会员金泰成翻译中国图书近百部。除了用外语讲述中国故事,金泰成还推动二百余部中国图书版权走进韩国。2015年和2016年,他曾受邀参加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等单位主办的中外文学出版翻译研修班,在他看来,中国的快速发展及社会状况在这些当代文学作品中都有所体现。日前,《环球时报》记者专访金泰成,听他讲述对中国发展的观察和期待。
金泰成
金泰成第一次访问北京是1991年夏,那是中韩建交前一年。“当时我无法在韩国办理签证,必须先到东京通过旅行社办理,再搭乘日本的航班到北京。”金泰成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来之前,我心里充满对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好奇与疑问,同时也有点紧张。不过到了城里,这种紧张感很快消失。”
在金泰成看来,当时北京的建筑有些落后,商店和餐厅很少,消费水平较低,但他接触到的中国人让他感到热情、积极、朴素。到今天,他访问北京的次数已经超过100次。“与那时候相比,现在中国的面貌完全是另一个世界。中国如今的一切都超越我的预想。由于中国社会变化太快,我适应这里的生活也不太容易。韩国以IT强国自居,然而,中国的支付宝、滴滴打车等应用于生活的技术系统已经远远超过韩国。”
金泰成对《环球时报》记者提到,上世纪70年代,韩国经历产业化与城市化发展,实现了“汉江奇迹”。但相比之下,“中国奇迹”的速度与规模更加不可思议。他认为,社会主义中国的一大优势是,在走向市场化的道路上没有思想与阶级之间的矛盾。
作为一位翻译家,金泰成的主要工作是翻译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并在韩国推广。他认为,文学与文化是反映时代和社会状况的一道风景线,中国社会的快速变化在文学作品里都有所体现。通过这些书籍,韩国读者能了解中国人对各方面的思考以及生活面貌。金泰成说,之前的30年,在韩国图书市场受欢迎的中国书籍主要是古典名著或古代文史哲书籍,但最近,70后、80后作家(比如张悦然、徐则臣、路内)的小说很受欢迎,它们增加了韩国市场中国文化输出内容的多样性。
金泰成也谈及西方社会经常批评中国。他说,在一个快速变化的社会,确实容易产生民主与人权削弱的问题。在这方面,对中国批评最多的是美国。而美国经常发生白人警察枪杀黑人的事件,那些警察可能到最后都没有受到处罚。“没有解决国内种族歧视问题的美国,根本没有资格批评中国”,金泰成说,中国是一个有近14亿人口的大国,肯定会存在一些社会问题,但他相信,中国能够基于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有效发挥中国人民的智慧,不断在民主与人权领域取得进步与成果。
对于中国的未来发展前景,金泰成表示,正如1991年的他无法想象今日中国的面貌,50年后的中国也是现在的他无法想象的。“无论如何,我都希望中国坚持自己的发展模式,变成更为强大的大国。大国是什么?地大物博就是吗?并不是。我认为,大国的真正含义是受尊敬的模范国家。我希望,如今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能超越正推行霸权主义的美国,帮世界实现真正的和平,追求共同繁荣,变成全世界都尊重并能够依靠的大国。”
2024-11-20
2024-11-19
202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