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爱尔兰作家科林·巴雷特(Colin Barrett)把他在家乡小镇成长的私人回忆写成小说时,他并未想到来自世界各地的读者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青春。这部名叫《格兰贝的年轻人》(Young Skins)的短篇小说集2013年在爱尔兰出版。这部短篇集讲述了一个在爱尔兰西部小镇“格兰贝”长大的年轻人的故事,以及小镇上人们的生活与挣扎。此书甫一问世,就在英美文坛引起轰动,接连获得了弗兰克·奥康纳国际短篇小说奖、英国《卫报》首作奖和爱尔兰文学鲁尼奖三个重要文学奖项。而这本饱受赞誉的短篇小说集,还只是巴雷特的第一本书,也是他目前唯一一部已出版作品。
而现在,《格兰贝的年轻人》也即将出现在中国读者面前。其中译本由群岛图书策划,将由上海译文出版社于今年年中出版。三月下旬,作者科林·巴雷特前来中国与读者见面,分享了自己创作背后的点滴故事。巴雷特在上海活动期间,澎湃新闻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
他比书中的大部分人物都安静
科林·巴雷特生于1982年。创作《格兰贝的年轻人》花费了巴雷特四五年的时间,在他大约32岁时完成。但这不是巴雷特文学之路的真正起点,在此之前,他已从事写作十多年了。一直梦想成为作家的他,陆续在文学杂志上发表了多部短篇作品,《格兰贝的年轻人》就是这些短篇故事的合集。
《格兰贝的年轻人》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名叫“格兰贝”的虚构小镇上。它是巴雷特生活过的三个小镇的集合体,融入了他成长中的种种真实情景。
科林·巴雷特(Colin Barrett)
而巴雷特自己十几岁的时候是一个很安静的男孩,喜欢一个人静静地读书。我比我书中的大部分人物都要安静,但我是在这些人之中长大的。我的身边不乏一些外向的朋友,他们会在城里徘徊,做出各种各样的行动,有时也会与人发生冲突,跟人打架之类的,而我把他们都写进了我的小说中。”巴雷特说。
在巴雷特的笔下时不时会出现音乐元素。在他成长的小镇,玩乐队是青少年时期不可缺少的部分。对此巴雷特回忆道:“爱尔兰有着深厚的音乐传统,我是在爱尔兰传统音乐和英美流行乐中成长起来的,我最好的朋友之一也曾在一支乐队里待过,所以我时常会去看他乐队的演出。”不过巴雷特自己并没有玩过乐队。“我想正因为如此,我才会为音乐家而着迷,看他们演奏的样子,就好像对乐器施了魔法。”他笑着说。
此外,巴雷特的小说中也不乏惊悚的暴力元素,对此他表示,自己生活的小环境中并没有那么多充满戏剧性的谋杀和暴力。“不过爱尔兰的谋杀和暴力事件,通常发生在偏远的小镇上,而不是我们所想象的大城市里。而且暴力发生在小型社区中会更令人震惊,暴力似乎无处不在。”他解释道。爱尔兰的饮酒文化很普遍,人们晚上没事时经常会去酒吧喝几杯,喝多了往往会有暴力冲突发生。“有时暴力事件也不会真的发生,但是空气中会隐隐透出随时可能发生暴力冲突的气息,这种气息非常令人不安,而我想在小说中将它捕捉和记录下来。”他说。
小说集中巴雷特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故事《假面》正是如此,它讲述了一个年轻人走进酒吧突然遭到袭击的故事。“暴力并不总是那么有戏剧性的,有时会发生在生活中的一些常规情景之中。”他说。在《假面》中,主人公并不愿意回忆自己遭受袭击的那个夜晚,但这件事对他人生的影响一直在。他心中没有仇恨和愤怒,甚至不想报复,但他的性格却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影响。
《格兰贝的年轻人》书封。
在故乡记忆中仍能找到想说的故事
《格兰贝的年轻人》一书中弥漫着一种荒凉与孤寂的气息,这与巴雷特写作时爱尔兰的时代背景有所关联。巴雷特回忆说,在他从一个十几岁的少年长大成人的时期里,正是爱尔兰的经济比较繁荣的阶段,无论人们是否上过大学,都能得到很好的工作机会。而巴雷特自己也顺利地在都柏林的一家电信公司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获得的薪水能让他在都柏林租一间很好的房子。
然而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来袭,社会中流动的很多资本忽然间化为乌有,巴雷特感到“空气中整个国家的人们的心情都突然变了”。也正是那时,巴雷特决定辞去工作,并开始写作。“我的写作发生在经济危机最严重的那段时间,当然我写的不是政治和经济评论,我只是把我能够感知到的,人们在社会中产生的情绪变化记录下来。这段时间,尤其是在爱尔兰年轻作家的作品中,你能够看到我所说的情绪变化。”采访之前,巴雷特在与上海作家周嘉宁的对谈中如此说道,“当然我们不是忠实地记录这个危机,我们写的是它所带来的效果和影响,它在人们的心情和情绪中带来的变化,这个变化至今没有完全结束,甚至现在还在发挥作用。有些人的人生被这场危机永远地改变了。”
巴雷特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他在写作中专注于私人记忆,然而时代变化也是他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因此他不否认自己在写作中也会有意识地记录时代的轨迹。不过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部作品后来被译成多国语言,世界各地的读者都能读到这本青春故事。巴雷特表示,原本他对自己的这部作品很不自信,认为写的都是自己家乡小镇上的那些奇怪的人,怎么会有他之外的人对这些故事感兴趣?然而,来自世界不同角落的读者告诉他,他们在《格兰贝的年轻人》中看到了自己长大的那个小镇,那一刻他意识到自己的写作是有价值的:它能让来自不同国籍和文化背景的人们产生共鸣,这种共鸣来自于共同的人类经验与情绪。
而巴雷特也并非一直生活在家乡小镇,他在17岁那年就离开了家,在都柏林居住多年;而现在他定居于加拿大。“年轻的时候我渴望离开家乡,想摆脱家乡的贫瘠,去大城市实现梦想。然而离家之后,我对家乡的感情也逐渐发生了变化,我对家乡的态度更加友善,而对家乡的热爱也一直跟随着我。”巴雷特说,“我现在并不想回到故乡生活,但它依然在那里,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已经为家乡小镇写了一部短篇小说集的巴雷特,并不打算立刻转换主题。“我曾担心自己已经写尽了家乡与我少年时代的故事,但没有,我仍然能找到自己想说的故事,我的家乡与成长回忆中仍然有丰富的探索空间。很多作家都会反复书写同一个主题,转一圈又回到原地,这很普遍,所以我依然打算在这一主题上继续写下去。”巴雷特说。
关于为什么选择短篇小说这一体裁作为自己文学道路的起点,巴雷特表示这源于他对短篇小说的热爱。“我一直很喜欢短篇小说,20岁出头的时候我接触了一些爱尔兰和美国作家的作品,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巴雷特说,“詹姆斯·乔伊斯的《都柏林人》为我打开了文学之门;凯文·巴里笔下那些关于爱尔兰西部的故事,或多或少与我在故乡的见闻有所重叠。”除此之外,威廉·福克纳、丹尼斯·约翰逊、弗兰纳里·奥康纳、贝瑞·汉娜等美国作家也对巴雷特的写作产生了很多启发。
但巴雷特并不打算只限于短篇小说创作。刚写完《格兰贝的年轻人》的一两年里,他一直在努力写作一部长篇小说。但创作过程非常艰辛,他时常感到自己难以将小说推进下去。他说:“我用了四五年的时间来写作《格兰贝的年轻人》中的这些短篇小说,而一部长篇作品的创作可能也会花费数年。”巴雷特坦言道,他在写作中经常感到自己难以专注,为此经历过一些挣扎,不过他确信自己能坚持写下去。“因为我爱写作,这就是我想做的事。”他的回答如此简单而纯粹。
2024-11-20
2024-11-19
202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