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人:丁锐(牛津大学出版社中国区董事总经理) □采访人:陆云(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牛津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牛津)进入中国大陆市场近40年,有哪些本土化运作经验?
□通过多年来的探索,目前牛津在国内和多家知名出版社都有着广泛而密切的合作,共同为广大学习者尤其是英语学习者呈现了众多广受欢迎的优质资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和合作伙伴多次沟通、相互深入了解,共同探讨如何将内容本土化,使之适合国内的学情。虽然曾遇到各种困难,但最后呈现的出版物都备受喜爱、广受好评,令牛津和这些伙伴的关系更紧密。我也很荣幸牛津能在中国和这些优秀的出版社合作,共同推动这些佳作在国内落地生根、发扬光大。
对于如何向海外讲好中国故事,我分享一下牛津这些年的探索和经验。对于广大的海外读者,除了在翻译上尽量达到“信达雅”,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如何用他们理解的方式来讲述。文化背景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如何从海外读者的角度出发,更好地帮助他们理解中国故事,这是中国的出版同仁需要共同关注的。去年,牛津全新推出了一套以“阅读英语,探索亚洲”为主题的英语分级读物Dragonfly Readers(《蜻蜓读物》)。这套书中融入了诸多中国故事和元素,如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孔融让梨、十二生肖,还有当代中国城市生活掠影,这套书由众多知名英语教学专家和作者撰写,通过他们中西融合的视角,呈现出更容易被海外读者理解的中国篇章。此外,我们还计划将国外的编辑、作者团队邀请到中国,安排一些深入日常生活的体验,使他们可以基于自己的体验和经历,然后用他们的视角和自己习惯和熟悉的方式来讲述中国故事。目前我们计划在牛津广受欢迎的“牛津阅读树”系列上做这样的尝试。
■牛津在对产品的内容、市场进行本土化过程中做了哪些有效的工作?
□牛津一直在积极探索国际内容与本土教育的融合,根据中国不同地区、不同受众的实际情况来使读者获得更有针对性的内容,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从最早的和本地出版社合作,进行内容授权,发行本地版本或双语版本,发展到现在我们有不同维度的本地化方案。第一层是针对直接引进的原版教材,对于其如何落地,牛津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比如配有丰富的配套资源供选择,包括纸质和电子的;配有教育职业发展项目帮助提升教师专业素养;配有专业的学术支持团队,为不同类型的学校和老师提供个性化的建议。第二层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深度定制。比如我们新推出的幼儿园至初中12年一贯制教材Oxford Ready,就是先从牛津庞大的资源库中选取相对来说适合中国学生的原版教材,然后邀请本地专家根据中国学生的学情提出改编建议,再邀请作者进行改写和牛津编辑团队进行编辑,最后呈现这套专为中国少儿深度定制的幼儿段至初中英语教材。此外,牛津在数字浪潮中也积极开拓和发展与最富有激情与才能以及领导行业的高科技头部公司的合作,如教育硬件企业、互联网+企业以及AI+企业等,为他们深度定制适合他们以及他们受众实际需求的内容。第三层,是在产品开发阶段,就将中国的学情考虑进去并加入中国元素。牛津今年即将推出的幼儿英语分级读物Reading Stars(《星星阅读屋》),以全球知名的卡通人物探险家朵拉为主角,加入了探险家朵拉和她的中国小伙伴May一起过春节等中国元素。希望通过这些中国儿童熟知的细节,引起共情,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提高学习成效。
■牛津在科技与教育融合方面有哪些新举措?未来的教育出版将向何处去?
□在教育和科技融合方面,牛津不仅积极与头部企业合作,还将接触更多高新科技公司、对教育科技充满热情的志同道合的企业,希望使牛津的优质内容惠及更广泛的学生。励步和喜马拉雅是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更偏向于线下教学,或者说是线下结合线上配套;另外一种是将牛津内容运用到互联网课程中。
纸质书和电子书各具特点,纸质书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阅读体验,而电子书或者说数字化内容则更易于传播,惠及面更广。在我看来,在未来可见的几十年里,纸质书不会消失,这两者其实是相辅相成的。牛津希望通过将教育内容与科技更好融合,搭载科技手段和互联网平台,使牛津庞大的优质资源惠及更多学生。
未来,牛津将继续深耕内容,基于牛津卓越的学术和研究成果,开发更多适合中国及世界学生的高品质教育内容,内容范围也将拓展到幼儿启蒙语音学习、学科学习、专业期刊内容等领域。牛津始终致力于将优质教育内容呈献给全球学习者。
2024-09-29
2024-09-27
2024-09-26
2024-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