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媒称,正是在长江流过的武汉市,首届“龚古尔文学奖中国评选”在2018年冬日的一天于这里举行。看到中国的教师和学生们在宽敞的大学阶梯教室中讨论法国文学,实在是让人开心。人们能感受到他们对经典著作的热爱。
北京参考消息网援引法国《费加罗报》网站报道称,首届“龚古尔文学奖中国评选”最终获奖作品是达维德·迪奥普的《灵魂兄弟》。此书此前还获得了“龚古尔中学生奖”。
报道称,大约同时,第十届傅雷翻译出版奖也在北京揭晓。旨在促进中国法语著作传播的该奖项以中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命名。
中国是否会是法国图书出版新的乐土?法国驻华大使馆文化专员安黛宁说:“5年来,中国已经成为法国图书版权的第一大购买者。2017年相关合同签订数量超过2100个。”这其中,约60%的图书是面向年轻读者的。《巴巴爸爸》或者著名哲学家奥斯卡·布勒尼菲耶写给儿童的哲理著作的销量都可以超过百万。
报道指出,十年前,中国家长们尤其感兴趣的是和教学密切相关、直接涉及教育的东西。如今,他们认识到,一个良好发育的头脑要比填满知识的头脑更为重要。他们由此也关注诗歌或者散文。其次关注的是连环画和绘本故事。然后是人文和社会科学以及文学。
法国当代小说约占每年中法图书版权合同总量的8%到10%。安黛宁指出:“一切历史小说或者触及社会问题的著作都让中国人感兴趣。相反,法国的侦探小说却无人问津。”获奖的文学作品特别受到中国读者青睐,尤其是龚古尔文学奖以及法兰西学院文学大奖的获奖作品。
报道认为,对中国人而言,法国文学首先意味着古典文学。武汉大学法文系教授、中国龚古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杜青钢表示:“对中国人而言,法国依然是出类拔萃的文学国度。对我们的大众和作家都是如此,比如我们的作家受到杜拉斯或者加缪的影响很大。”
但这样的乐观看法,同翻译过几十部法语著作的译者胡小跃的感觉有差别。胡小跃表示:“我们越来越难为当代法国小说找到中国读者。英美文学更符合中国人的口味。就法国文学作品而言,故事通常比较薄弱,概念和自我分析很多。”
2024-09-27
2024-09-26
2024-09-25
2024-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