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汉学家在研修讲座上提问
青年汉学家用手机记录研修讲座内容
青年汉学家全神贯注地聆听中国文化讲座
青年汉学家体验非遗项目——“镇濠泥鸡”DIY彩绘
作为汉学研究的新生力量,青年汉学家走上了前台。满怀对中国的想象、带着年轻人特有的生机,他们来到中国,切身感受、体验新时代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进而投入到有关中国的学术研究当中。
这些新鲜的面孔,不禁让人对他们与中国结缘的种种产生兴趣。他们是为了什么来到中国、研究中国?是什么吸引了他们?他们人生的未来将怎样与中国联系在一起?他们又将怎样向家人、朋友、同事和更广大的海外人群介绍中国?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近20位“2018年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学员。
为什么来到中国——
语言文字,是很多青年汉学家对中国产生印象的源头。
“我的中国字真是拿不出手,你们鼓励我一下吧。”如果只听这句发音标准的调侃,真的很难把它和面前的塔吉克斯坦人米禄联系起来。2004年,高中毕业的米禄本来要报考英文专业,正赶上表哥从江苏无锡学习回国,看到表哥T恤上印着的汉字,米禄傻傻地问表哥这是画还是字。也就是从那时起,学习汉字的愿望已在他心里点燃。一路走来,米禄学了汉字、研究过成语,还学过川剧变脸。如今,他已经成为清华大学的在读博士,俨然一名“中国通”。他说,让自己始终坚持学习的动力,是想进一步了解中国、加入中国“朋友圈”的热切心情。
来自博茨瓦纳共和国的马奕男本科专业是计算机,博茨瓦纳大学孔子学院的成立改变了他的职业方向。马奕男笑着说,他特别喜欢汉语,也很爱教书,这就是他与中国结缘的理由。2010年,马奕男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名孔子学院汉语课程。出色的语言天赋让他在一年内就掌握了基础汉语。在老师的鼓励下,他申请到奖学金,于2011年考取了湖南大学的研究生。这一刻,马奕男在心中种下了梦想:把汉语学好,回博茨瓦纳当汉语教师。带着这个梦想,他于2013年通过汉语水平考试五级,后来又考进上海师范大学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16年毕业后回到博茨瓦纳当上了汉语教师。“我的梦想算是圆了吧!”马奕男说。
来自土耳其的法特玛从小就有当教师的愿望。最初,她的想法是做英文教师,后来却考上了埃尔吉耶斯大学中文系。对此,她很认真地向记者解释:“因为中文在土耳其是一个很有前途的专业。”大学二年级,法特玛参加“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获得土耳其赛区第二名,也因此得到中国政府奖学金,于2008年来到北京语言大学学习1年。回国后,法特玛特别想念中国,后来又进入东北师范大学攻读对外汉语硕士学位。回国之后,她如愿以偿进入土耳其一所大学新创建的中国语言文学系教书。现在法特玛已经结婚生子,孩子牙牙学语时,她就开始教他学习中文了。
哥伦比亚国立大学教授孔天威与中国的渊源则更加深厚久远。他的曾曾祖父是一位瑞士工程师,曾在俄国革命期间移居上海。这位曾曾祖父在上海工作和生活的故事成为家族的一个传奇,孔天威从祖辈的故事中了解了中国近代史,包括反抗外国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的斗争等。他由此对中国产生了浓厚兴趣,开始学习汉语,了解各方面的情况。
今年33岁的马拉来自尼泊尔,他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是巧合又像命中注定。10岁时,他随家人到中国旅游,天安门的庄严、长城的壮观、乐山大佛的奇美、上海夜景的绚烂,都铭刻在他的心中。高中毕业时,很多同学选择去英国、美国留学,小时候留在马拉心中的“中国记忆”却开始“发酵”,就这样,他选择来到中国读书。在北京语言大学学习了1年的汉语之后,马拉于2006年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国际政治,毕业之后又到复旦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在中国留学的8年里,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对我的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不仅深刻感受到中国语言文化的深厚魅力,也亲眼见证了这些年中国的快速发展。”马拉说。
最喜欢中国什么——
谈到对中国的喜爱,青年汉学家们总是滔滔不绝。
来自塞尔维亚的叶子说,在中国传媒大学读研究生期间,对她影响最深的是书法课。“书法不仅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享受生活的方式。我非常喜欢汉字,汉字有很深的文化内涵,表达语义的方式非常巧妙,对我这个以拼音文字语言为母语的人来说,太神奇了。”叶子由衷喜欢古代中国,说自己有个“中国文化梦”。目前,她工作之余在贝尔格莱德大学读博士,研究的课题是中国的龙文化以及龙文化对中国人的影响。
一束简单的马尾,一脸灿烂的笑容,来自秘鲁的亚力杭德拉·卢娜·汤姆森聊起中国时异常兴奋。在与记者交谈的过程中,偶尔的语法小错误会让这个25岁的姑娘害羞和紧张。“中国的历史就像是一条长长的河,悠远且非常有趣。”亚力杭德拉·卢娜·汤姆森表示,中国历史以及语言文化方面的内容,都是她比较喜欢的。她在秘鲁的朋友特别喜欢听她讲各种各样的中国故事,包括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多样的中国菜、四通八达的交通等等。
来自德国蒂宾根大学的魏如兰今年24岁,在她看来,那些与中国有关的岁月,成了她人生中精彩的片段。7年前,她第一次到中国学习,独特的汉字给魏如兰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了解开“谜”一样的中国文化,她曾住在北京小红门附近一户中国家庭里体会中国的家庭文化。“一带一路”是魏如兰硕士论文的主题,她希望能得到有关专家学者的帮助,了解“一带一路”倡议的更多内容。
法特玛喜欢中国的历史、文学,在安卡拉大学读博士时,她研究的就是中国历史,博士论文题目是《郑和下西洋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她说,特别喜欢明朝永乐时期,因为那曾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时期之一。“希望我能拓宽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法特玛说。
“特别神!”马拉这样形容中国文化,他对古代中国文化尤其感兴趣,想知道“这个古老国家的文化根源”。马拉正在努力成为一个真正的“中国通”。近两年,他与中国的尼泊尔研究专家合作进行着关于中尼两国语言教学翻译与研究工作,出版了《悦读中国·中国工艺美术》《中国民间故事》等著作。
怎样向世界介绍中国——
很多青年汉学家都有关于中国的梦想与规划。
叶子把“中国梦”朴实地理解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极大富足。她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和传播,让更多人了解中国文化。贝尔格莱德每年都会举办春节联欢晚会、中国电影周等文化交流活动。“每年,我们的夏令营都会带10名中学生来中国,他们在这里感知中国文化,回国后向父母亲友讲述,影响面非常大。”叶子说,塞尔维亚人对中国文化兴趣很大。
此番来到中国,魏如兰除了研修任务也带着属于自己的“中国梦”。她告诉记者,很多欧洲人不太了解中国。她希望把自己切身感受到的中国讲述给身边的人,成为一名向欧洲介绍中国文化的使者,拉近中国与欧洲的距离。魏如兰说,“汉语热”已经风靡全球,如诗如画的方块字将走向更多的国家,这体现了当前世界各国人民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渴望,体现了外界对中国未来发展普遍看好的内在逻辑。
在塔吉克斯坦时,米禄常常被人问起:中国是什么样的国家,是不是每个人都会武术?为了让他们对中国有更多了解,他在塔吉克斯坦国家电视台讲述了中国的成语故事,表演了川剧变脸。节目播出后,先后有27位青年人找到米禄,询问到中国学习的问题。在米禄看来,全球对汉语教育的需求已经迎来“全盛期”,中国故事将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米禄打趣地说,这次来到中国,看到中国的快速发展,“感觉自己要被淘汰了”,支付宝、微信、快递、小黄车的普及为老百姓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他希望把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和感受,特别是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内容,继续向本国民众传播。
“现在,越来越多的印度年轻人想要加入到汉语学习的队伍中来,因为大家已经认识到,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汉语会越来越有用。”来自印度的来可诗说,中国企业在印度拓展市场,急需懂汉语的本土人才,他希望努力促进中印两国青年之间的文化了解和交流,为两国关系发展贡献力量。
来自美国的苏大卫今年才28岁,对中国文化、语言、历史、政治以及环境的学习和研究却已有10多年的时间。在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工作的苏大卫主要为人们提供能源、食品、健康等方面的咨询。他认为,中国通过奥运会以及各领域的现代化发展,正在推动中国文化在世界上“荣耀回归”。如今,他特别关注环境领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西方人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状、人与自然的发展,从而建立更长久的合作关系。
2024-11-13
2024-11-12
2024-11-11
2024-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