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见到法国学者索妮娅·布雷斯莱(见图二,龚鸣摄)之前,对她的名字、故事早已十分熟悉——穿越中国西部地区、独自创立出版社,用笔和相机讲述真实的中国……我在心中默默画下一个智勇双全的女性形象。她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在某种程度上,常常孤军奋战,但听她讲自己的故事,却没有艰难困苦的回忆,只有温暖、活力和快乐,如同阳春三月般充满希望。
触动——
一个西红柿的故事
“身体和灵魂永远都在路上”,是对索妮娅的完美写照。她既是博学的学者,教授哲学、伦理学、传播学等课程,还是笔耕不辍的作家,又是好奇的探险家,走过的路都变成笔下的文字。图书、照片、绿植,她书房里的这三种装饰映照出她的精神世界。
“我最近在准备一部随笔,分析法国不少媒体为什么用否定的眼光描写中国。”刚见到我,索妮娅就开门见山地说:“为什么不少法国人对中国心存偏见?”她拿起整理成册的媒体报道,自问自答:“首先他们获得的信息就不准确。”接下来的话题如行云流水,我们谈到西藏新疆,谈到丝绸之路,谈到她的旅行和著作,索妮娅反复说道:“我想让法国人看到不一样的中国。”
“让法国人看到不一样的中国”,是索妮娅十多年来的努力和追求,而这一切要从一个小小的西红柿说起。
2005年,索妮娅博士毕业后,决定去东方旅行。在从莫斯科到北京的火车上,同车厢的两位中国女性送了索妮娅一个西红柿,令她深受触动。“因为语言不通,我花了很长时间才明白,原来是她们觉得我没有吃饱。”这份关心从此改变了她的人生。索妮娅看到,火车上的中国人都在为生活忙碌、为工作奔波,这和她了解到的、法国媒体经常提及的“人人都是同一张面孔的中国人”完全不一样。在北京短暂停留期间,她看到了迅速发展、充满活力的中国和奋发向上、努力拼搏的中国人,这些所见所闻给她带来巨大的“冲击”。“从那以后我就只有一个想法,再去一次中国。”
后来,索妮娅不止一次来到中国,记录中国。迄今为止,索妮娅共出版了《发现西藏》《深入西藏之旅》《发现甘肃》《新疆生活》《新疆——丝绸之路的一千零一个奇迹》等近10本有关中国的文字和摄影作品。她曾三度入藏,行走新疆等地8000余公里,与当地工人、农民、教师、医生等各行各业的人们交流,抓拍他们欢笑、工作、休闲的瞬间,将中国西部的壮丽风景、民风习俗和交通状况等方面展现在法国读者眼前。
记录——
一种不同的视角
在研究介绍中国方面,索妮娅在华裔作家韩素音身上找到共鸣。她说,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韩素音便通过写作向世界介绍中国,讲述中国的美丽河山和感人的扶贫故事,渴望促进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沟通与理解。“难以想象,过了半个世纪,我还在重复她当年所做的事”,索妮娅有些无奈地说。
索妮娅的书架上摆着十几个装满黑色、灰色粉末的玻璃瓶,里面装着她从塔克拉玛干沙漠、库姆塔格沙漠、珠穆朗玛峰和敦煌等地带回来的沙土。她说:“这令我时刻想起那片土地上的美好回忆。”索妮娅坐着火车去拉萨,对穿行在海拔四五千米上的高原列车赞叹不已,形容那是“云中列车”“天域列车”;她去拜访西藏大学,为图书馆里藏文书籍实现数字化存储而欣喜不已;她和西藏、新疆的企业家谈创业之路,赞叹“这里有着尊重现有生态环境的智慧”;她深入了解村民的生活,讲述一位村干部带领村民修路通车、发展致富的故事;她去参观养老院,看到老人因得到良好的照顾和治疗而延年益寿……
耳闻目睹的一切令索妮娅更加坚定——“换一种视角写作和看世界”,这是悬挂在她个人主页上的醒目文字,也是她的人生信条。在写作上,索妮娅坚持自己的视角,从亲身体验出发,从人与人间的交流出发,客观真实地记录中国。在她看来,文化交流除了要尊重差异之外,最重要的便是要建立人与人之间的真实关系,这是理解的基础。索妮娅真诚地对我说:“去和中国人交流,去观察他们的生活,去发现不一样的东西,而不是带着偏见去验证偏见,这是中国教会我的道理。”
在课堂上,索妮娅常常带领学生做“怀疑练习”。在她看来,真正的知识源于亲身体验。她告诉学生,不要将书本上的知识奉为真理,而“要亲眼去看”,要换一种视角看中国。索妮娅希望有一天能带领学生去中国,让他们走近中国、理解中国、爱上中国。
坚持——
一个人的出版社
最初,索妮娅的作品在出版时常遇到阻力,甚至连家人也难以理解她对中国的热情。为更好地出版自己的作品,创建一片自由的思想空间,2017年,她成立了丝绸之路出版社,自己一人负责一切事务。到目前为止,她的出版社已经出版了10余本著作,其中就包括她的新作《新疆——丝绸之路的一千零一个奇迹》。
与出版社共同发展的,是索妮娅对中国的研究。目前,她的研究领域扩展到中国政治制度和民族政策等领域。索妮娅说:“西方的政治体制面临很大问题,西方需要接受新的思想。”在研究并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后,她认为中国正在“修路建桥”,创造一种通往未来的新的治理体系、民主形式和生活方式。例如,在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各民族融洽地生活在一起,实现了“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这是西方许多国家未能实现的伟大成就。
说起出版社的名字“丝绸之路”,索妮娅说,历史上的古丝绸之路是一条商道,也是实现文化交流的通道,令人神往。伴随“一带一路”倡议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深入人心,跨越大洲的文明交往史将被再次激活。索妮娅说,她曾阅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对“一带一路”建设“加强民心相通”情有独钟,特意标上记号,因为西方需要加强与中国的交流。在《新疆——丝绸之路的一千零一个奇迹》的序言中,索妮娅写道:“在摒弃定势思维之后,我发现了这一倡议的伟大、独特、奇妙之处。”在她看来,中国人热爱和平,“一带一路”是一条连接亚欧的友谊之路,体现了一种消弭隔阂、注重联通的开放态度。
临别前,索妮娅坚持让我不再用法语中的“您”来称呼她,而是要像朋友般以“你”相称。那么,我便如熟悉的朋友般称呼她——索妮娅。
2024-12-04
2024-12-03
2024-12-02
2024-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