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文本翻译实践探索

来源:中国文物信息网

作者:李宁

2019-02-20

  随着跨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参观博物馆逐渐成为外国友人了解中国文化最快捷的方式之一,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对其展览文本进行了翻译。笔者在翻译实践的基础上,对展览文本翻译工作中遵循的原则、遇到的问题和获得的经验进行总结,并对翻译工作尝试性地提出一些改进策略。


  遵循的原则


  关于翻译原则,前人已有很多研究。早在唐朝,玄奘就提出“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的翻译标准。到了清末,严复提出了著名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国外比较盛行的翻译理论包括奈达的“功能对等”、纽马克的“交际翻译论”、德国学者弗米尔的“翻译目的论”等。笔者认为展览文本翻译应遵循以下原则:一致性和规范化、简洁性、以受众为目标。

  一致性和规范化 博物馆作为对外传播的重要窗口,译文中使用的词语要一致、规范。这里的一致和规范,既包括文物名称的一致、大小写的统一、年代翻译的统一,也包括标点符号的规范化等。

  相同文物在博物馆的译名皆应统一,并与已有标准翻译保持一致,以使文物英译逐步统一和规范。对于文物名称的大小写,国内外博物馆也有很多标准,有的是所有实词首字母大写,有的是全部字母都大写,而有的只有第一个词的首字母大写。在广泛参考国内外博物馆的网站、出版物及以往翻译的基础上,安徽博物院最终采用了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大写的策略,并对全部文物名称的大小写进行了统一。至于年代的翻译,博物馆内常用的表述方法主要有两种:公元纪年(BC、AD、BCE等)和朝代纪年(夏商周等)。由于外国观众对我国的朝代并不熟悉,因此在翻译具体文物的朝代时,应加入同时期公历年代。标点符号的使用则要注意英语中没有书名号和顿号等,而且英语中书名及外来语一般用斜体表示。

  简洁性 展览文本多是说明性文字,文本翻译的核心即准确客观地反映展览内容,体现客观、简洁的文体风格。

  如:钺是一种兵器,形状类斧,原为实用器,用于劈砍,后作为专门的礼仪性用具,多在祭祀等场合或墓葬中出现,作为身份和权力的象征。

  初稿翻译为:A battle-axe is a kind of weapon. Shape like an axe,it is a practical everyday tool,which could be used for chopping. Later on,this type of tool was used as special ceremonial utensil,appearing in sacrificial ceremonial events in addition to other occasions. Moreover,this type of artifact also appeared in tombs,and was used as a symbol to represent authority and social standing.

  后改为:A battle-axe is a kind of weapon. Shaped like an axe,it is a practical tool for chopping. Later on,this type of tool was used as special ceremonial utensil,appearing mostly in sacrificial ceremonies or tombs as a symbol of status and power.

  在吃透中文的基础上充分融合,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前后共减少了22个单词,控制了句子的长度。

  以受众为目标 展览文本翻译是为观众服务的,更具体点说是为外国观众服务的,因此在词语的选择、背景知识的介绍等方面要站在受众的立场上,符合译入语的语言习惯。同时,对于我国特有的词汇或文化现象,要适当解释说明。


  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文化不可译现象 由于我国和西方英语国家属于不同的文化体系,各种文化现象并不能一一对应,因此常出现一些词语翻译得难以达意或完全不可译的情况。

  例如,长沙窑青釉褐彩诗文执壶诗文:“夕夕多长夜,一一二更初。田心思远客,门口问贞夫。”这是一首设计精巧的析字诗,每句诗的第三个字是前两个字的合体,用英语不可能把诗中的文字游戏翻译出来,因此翻译只能采用释译法。还有我国特有的文物,如“步摇”等,由于研究人员有限,查中文资料都相当困难。后来采取的也是“大而化之”的翻译策略,统一翻译为hairpin。

  何时音译的问题 音译正是由于文化不可译而产生的,它也是在汉英翻译中常用的手段之一。音译有利于保持汉语的民族性和特色性,特别是在翻译人名和地名等一些专有名词时,可以避免文化漏译,更准确客观地表达文化内涵,达到很好的交流传播效果。但是何时音译却没有统一标准,翻译界对此也莫衷一是。

  例如,“玉壶春”(Yuhuchun)的翻译是音译还是释译,各家有不同看法:李开荣在《试论文物名称英译文化信息的处理》一文中认为采用释译法进行描述说明,译为pear-shaped vase with flared lip效果更好。而《文博专业术语英译中的中国特色初探》的作者岳婷等认为将其直接音译更好,因为如果直接采用描述性语言,意思虽然讲清楚了,但是汉语源语中由“玉”和“春”命名而焕发出的如亭亭少女般优雅清纯的诗意却不复存在。

  汉语的一词多义 汉语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词汇十分丰富,一词多义现象也十分普遍。很多词语十分抽象,似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尤其是标题往往短短几个字,所蕴含的信息量却十分庞大,用简短的英语词汇很难准确客观反映所要表达的意思。

  例如,“青铜礼乐,夷楚华章”这一展览标题下讲述的内容主要是安徽在夏商周时期的社会文化面貌。“夷楚”的理解当时颇为费神,“夷”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相关的解释就有两个:1.我囯古代称东方的民族,也泛指周边的民族。2.旧时泛指外国或外国人。但是这两个词条似乎都对应不上,这时就需要译者和中文文本撰稿者沟通。经沟通后才发现字典中的选项确实都不大贴切,后又查到有资料称指“淮夷”——商至西周时,原活动于山东半岛的东夷部落集团,势力已达于淮上,有“东夷”“淮夷”“南淮夷”之称。由此可见,在吃透中文这一关已经险象环生,那些认为词典在手,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的观点是极其错误,也是十分危险的。

  参考资料的匮乏 近年来,虽然我国博物馆对外交流活动比较频繁,但有关文博的专业性、系统性、总结性的外文书籍还是很难在国内找到,有的甚至相关的中文资料都寥寥无几。


  文本翻译的经验总结和改进策略


  注重英语文本的逻辑性 由于汉语表达是“意合”,而英语表达是“形合”,因此在汉英翻译过程中,要注重英语文本的逻辑性,理顺思路,调整布局,使结构清晰顺畅。

  例如,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国金银器发展史上的变革时代。金银矿的广泛开采为金银器的制作提供了充足的原料,皇室贵族的喜爱直接促进了金银器制作规模和工艺水平。唐中期以前,金银器的面貌融入了外来文化因素,而后则逐渐形成了自身的风格,捶揲技术成熟运用,形制和纹样多样化且有所创新,更加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和使用习惯。

  初稿译为:Sui, Tang and the Five Dynasties are eras of great chan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gold and silver wares in China,since the extensive mining of gold and silver ores provides ample raw material and the royal family’s preference of them also directly promoted the production scale and craftsmanship development. Through integrating foreign cultural elements before mid-Tang period,gold and silver wares with mature hammering technology and diverse and creative shapes and patterns gradually formed their own style later on,which catered to the taste and habits of Chinese people.

  初稿翻译最大的问题就是同一段落的视角或主语受中文影响太大,不停更换,译文因而显得杂乱无章,毫无重点,而英语的视觉要尽量保持一致。由于该段落主题词是金银器,因此英译本就要紧扣这个主题词。

  终稿改为:The transform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gold and silver wares began during Sui,Tang and the Five Dynasties,when with the sufficient supply of the raw materials secured by the extensive mining of gold and silver ores,the royal and noble men’s preference determined the expansion of the production scale and improvement of the craftsmanship. Before mid-Tang period,the gold and silver wares displayed some exotic cultural elements;however,the distinctive style was gradually developed,with diverse and innovative shapes and decorative patterns thanks to more mature technique of hammering,which better catered to the taste and ware usage of Chinese people.

  实物或实地考察 展览文本信息丰富,加上古汉语词汇较多,翻译时一定不能望文生义,需要查看实物或进行实地考察,按照文物的功能、数量、文化内涵与形态特征等方面进行翻译。例如,“鄂君启金节”,它是楚怀王颁发给封君鄂君启的商贸通行证,其中,“鄂”是地名,“启”是鄂君之名。这个“金”乍一看很容易就想到“gold”,但如果看到实物,就会发现是青铜材质,再查看相关资料,就能进一步了解到在先秦时期,铜被称作“金”或“吉金”,是制作青铜器的主要原料。因此,虽然文物名称为“金节”,但这个“金”应翻译为“bronze”。

  使用“已入西方国家国籍”的词汇 由于中外交流的频繁,很多中文词汇已经被西方词汇所吸收采纳,如像“kowtow”“typhoon”“Confucius”这样音译自汉语的外来词。这些词语就像已经拿到“绿卡”的华侨,已经被西方国家所接受,因此在翻译这些词汇的时候,可以“拿来主义”直接使用。此外,有些词语,如“道”,虽然之前翻译为“Tao”,到目前“Dao”也广为接受,这也是语言演变过程中常出现的现象,此时采用的策略是两者均可,但是在同一译本中要保持一致。

  参考国内外平行文本 文本翻译人员应充分搜集和研究对应的英语平行文本,以深入了解目标受众的行文习惯和审美情趣。


  专家审核制度


  博物馆作为文化的聚集地和学校之外的第二大课堂,肩负着传承文化的使命,所提供的英语翻译也应是广大师生学习的典范。此外,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博物馆文本的英译不仅关系到国家和城市形象,而且关系到中国文化的跨文化传播。因此,博物馆英译要慎之又慎,在大力培养专业人才,鼓励更多人参与到翻译研究和实践的同时,也要完善高校语言专家和博物馆专家共同审稿的译审制度,加强对英译的管理,以期切实保证英译文本的质量,提高我国博物馆的国际影响力。


责任编辑:霍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