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由上海作家协会主办,华语文学网和复旦大学华人文化文学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三届海外华文文学上海论坛在上海作协开幕。
今年论坛主题为“诗情雅意与时代担当”,共组织十二组作家与评论家对话。少君、刘荒田、王性初、曾晓文、王宇秀、江岚、陈永和、林湄、蓉子、张奥列、章平等海外华文作家与刘登翰、陈思和、王列耀、陆士清等十余位评论家与会。
海外华文文学上海论坛今年已是第三次举办了。上海作协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王伟表示:“我们之所以持续举办这个论坛,是基于海外华文文学繁荣发展的现实,是基于上海这座城市与海外华文文学特殊的渊源,是基于为上海文学的发展汲取更多启迪和借鉴,也是基于推动中国文学日益走向世界的需要。”
11月17日,由上海作家协会主办,华语文学网和复旦大学华人文化文学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三届海外华文文学上海论坛在上海作协开幕。
专注于研究海外华文作家的作品
相比前两届,与会海外华文作家来自的区域更为广泛,涵盖美洲、欧洲、澳洲、亚洲四大洲,写作体裁也更为多样,有小说家,也有诗人和散文家。而受邀评论家分别来自高校和研究机构,其中包括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的会长和多位副会长,代表了国内当前华文文学研究的最高水准。
“在座各位都是世界华文文学的拓荒者,很多人都是第一代在外面开创世界华文文学的元老级作家,值得我们敬仰,也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复旦大学教授、上海作协副主席陈思和感慨,世界华文文学这个领域在中国发展的时间并不长,尤其是从台港文学进入到世界华文文学这样一个过程也没有多少年。“所以在这个时候,我觉得非常需要这么一种固定的论坛,而且应该有一些经典性的研讨。”
他说:“很多文学作品首先在海外发生影响,然后才慢慢反馈到中国学术界,相对来说中国大陆学术界的研究有个时间差。所以在今天我觉得我们有这个责任,有这个愿望,也有这样的条件,对海外各位老师在当地开拓的功勋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记录和研究。”
王伟认为,海外华文文学上海论坛一个显著特点是专注于对海外华文作家作品的研究和评论。这也是上海高度重视文学批评的一个鲜明例证。
“我曾经说,繁荣的文学批评是上海文学版图上一道特别的风景。在这道特别的风景中,应该有关于海外华文文学的批评留下的色彩。每届论坛我们都邀请到十位左右有代表性、创作活跃的海外华人作家,同时约请海内外著名评论家,大家一对一地进行对话交流、互动研讨。我想,这对于推动海外华文文学的深入研究和创新发展,一定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本届论坛主题为“诗情雅意与时代担当”。在王伟看来,这是一个十分契合现实的题目。“在当今这个变动不居的时代,人们的精神世界受到极大的冲击,文学不能仅仅局限在小天地里抒发诗情雅意,而应当体现时代呼唤,思考和表达人类所共同关注的一系列重大课题。海外华文作家接触过更多元的文化、见识过更多样的世界,对这样的主题,他们通过各自的作品,一定有不同寻常的阐释。”
今天的乡愁,更强烈在于文化的乡愁
海外华人作家王性初回顾自己写作历程,觉得写诗是“心灵的创伤孕育了诗歌”。在写诗过程中,他给自己立下了规矩:到了海外之后,居住国的现实是他要关注的重要内容。
“对美国这样一个社会,我从一个旁观者和参与者的角度去看,所以我的诗歌里牵涉了很多美国的社会现实,比如种族歧视、贫富差距、枪击犯案、两党政治、家庭生态。我觉得我的诗歌应该要来反映美国的这些社会现实。”
与此同时,作为中华文化的受教育者,乡愁也是王性初诗歌里很重要的内容。“我去美国30年,我们改革开放40年。这40年里面,那是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我们的 ‘乡愁’应该不能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乡愁,应该要超越乡愁,应该让我们乡愁有新时代的文化内涵。特别在东西两岸奔波中,给自己心灵所留下的痕迹。”
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会长刘登翰与王性初相识四十年。他说,王性初拿了美国身份,但其实是个旁观者、外来者,并没有完全进入美国,这是一种很尴尬的地位。
“但他身份的尴尬也是一种独特的人生,尴尬的独特感受也有一片足够驰骋的艺术空间。王先生在他一系列冷眼写美国的作品中,这种尴尬的身份使他对美国万象所采取的嘲讽的口气,是冷抒情、冷叙事。”
“当他回到自己的故乡,自己既非客人,也不是主人,这样一种尴尬一直处于双重的漂流当中。但他大量的作品在看似很狭隘的空间里有了广阔的艺术空间。我觉得这个领域里,王先生的创作有他的特殊性,也从这里形成了他个人的特殊风格。这强烈表现在他写美国万象,写美国大量的现实生活,我们强烈感觉到他带着一种旁观者嘲讽、调侃的口气。”
“另外,他对故土有很强烈的一种热爱的深情。”刘登翰感慨,我们古代乡愁,走得再远还在我们自己的土地、文化中,但很多异国者的乡愁是在外面文化暴雨中的乡愁。
“比如王先生写到曾经在澳大利亚待的半个月,用的都是刀叉,吃的都是香肠,突然第四五天出现一碗白粥,他幸福得不得了,一碗稀饭唤起他强烈的乡愁,这是离开故土文化的一种强烈的乡愁。他也写到,品尝这一勺白粥深沉有如 ‘品尝一个亘古不变朴素的血统’,隽永有如 ‘品尝一首永不走调清醇的恋歌’。 我们今天很多人写乡愁,跟古代的乡愁比有很强烈的表现,是在于文化的乡愁。”
不只有“漂泊流浪”,还追求“落地生根”
海外华人女作家曾晓文两次移民,于1994年至2003年旅居美国,随后定居加拿大至今。初到美国之际,她像所有新移民一样,经历了文化休克、语言障碍、失业等,一度陷入生活低谷。
不久,她因短篇小说《网人》获得一项台湾文学奖,重新燃起文学激情,陆续发表《梦断德克萨斯》《遣送》《卡萨布兰卡百合》等作品。
“多年来,我一直关注现在时的华人群体,反映自己能够驾驭轻熟的移民生活,即 ‘他国故事’。我希望以我的微弱之笔,为移民代言,赋予 ‘无声者’告白的权利,我想这也是新移民作家的时代担当。”
2003年底,曾晓文在多伦多的一家建筑管理公司找到了一份助理工作,打拼十年后成为IT总监,去年十月还被美国建筑杂志评为“北美建筑业杰出女性”。“我笔下的人物也不再停留于 ‘漂泊流浪’,而追求 ‘落地生根’,长篇小说《移民岁月》正代表了这一精神转变。它在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背景下扩展新题材,探索平等、自由、友善、诚信、民主等多元主题,同时关注人物的心灵轨迹,关注精神上的 ‘弱势群体’。”
曾晓文还在现场念了作品《背灵魂回家》中的一段文字:“我身居非中文环境的异国,在业余时间写作,也许我和千百位海外写作者一起,背负中华文化遗产,永远行走在回家的路上,正 ‘建立一座非人工的纪念碑’,以 ‘文字唤醒人们的善良的感情’。”
她说:“我想这可能会比较代表在座海外华文文学作家的心路历程。”
同济大学教授钱虹评价,曾晓文并非写了一段世界华文文学还回到写大陆文学,而是专心致志地写北美新移民生活、人情世故、世态炎凉,这是非常难得的。
“特别是她作品的题材,有很多是很多作家难以想象和涉猎的。比如写移民,她的第一部成名作《梦断德克萨斯》。写本来是北美伴读,为了生存办了一家华人餐馆,突然莫名其妙地在开业当天就被移民官抓走,然后就在监狱中生活了差不多好几个月,直接跟那些杀人犯、人渣、妓女……各色各样最底层的人关在一起。像这样的生活是很多作家难以想象的。”
与此同时,钱虹认为曾晓文的叙事突破还超越了乡愁,超越了新移民本身只关注自身温饱,而已经超越了种族、国度,上升到对人性、对宗教的关切和怜悯。
2024-12-10
2024-12-09
2024-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