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汉学研究学者、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季进。
早在2014年1月,季进曾撰文发表《作为世界文学的中国文学——以当代文学的英译与传播为例》一文,从理论上对作为世界文学的中国文学作了深入阐述,指出中国文学本身就是世界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时代更应当强调中国文学的特殊性和最起码的中国立场,承认“世界文学”作为一种生态系统的内在多样性。
作为目前海外汉学研究的权威学者,季进持续关注、跟踪、参与海外汉学(中国文学)研究。围绕当前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现状等问题,深圳商报记者日前专访了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季进。
四本书出版有象征意义
深圳商报《文化广场》:近两年来,海外汉学界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关注令人瞩目,邓腾克主编的《哥伦比亚中国现代文学指南》、张英进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指南》、罗鹏主编的《牛津中国现代文学手册》以及王德威主编的哈佛版《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相继出版,可以说是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学术事件。具体来看,这四种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问世有怎样的意义?
季进:中国现代文学在海外的传播从1961年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出版开始就经历了一个学科化建制过程,发展到现在已有半个多世纪了,从原来的边缘化学科确实开始走向热点,虽不能说是显学,但是非常热闹,非常丰富,提出了很多值得我们观察、讨论与交流的话题。在某种程度上,最近两年海外四种文学史的出版具有一种象征意义,代表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的学科发展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要从史的立场上来表达对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的观照。四部文学史虽然在两年时间内集中出现,但是写法不是很一样,本身也构成了有趣的对话与对照。
所谓中国现代文学史,至今国内已出版很多,竟达上千种之多,但是像海外这样的现代文学史书写路径还是很少见的。不是说海外以前没有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著作,从最早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到李欧梵的《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安敏成《现实主义的限制——革命时代的中国小说》等等,都属于现代文学史书写的范围,像此次这四种新的文学史,除了哈佛版文学史,其他三种都没有冠以文学史的名号,但不可否认,都代表了他们对100多年来整个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整体观照和反思,它们的意义和价值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还会持续表现出来。
“走出去”应“去焦虑症”
深圳商报《文化广场》:王德威提出“‘世界中’的中国文学”,在一种更大的格局里看待现代中国文学(按他的说法是现代华语语系文学)的源起和发展,这跟时下所讲的中国文学“走出去”似乎也构成一种对应。
季进:王德威《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导论《“世界中”的中国文学》,基本立场是认为整个中国文学的发生发展演变,直到现在始终是处于世界中的,从来没有游离于整个世界文学的发展。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书中有部分内容是专门勾连现代文学与世界之间的联系,我觉得这个立场和观点应该是值得我们重视的。以前很多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写作都没有这个维度。
如果按照王德威这种立场,其实中国文学“走出去”的问题也迎刃而解了。中国和中国文学始终在世界之中,不存在“走出去”这样的问题。原来我写过一篇文章《作为世界文学的中国文学——以当代文学的英译与传播为例》,差不多也是持这样的论点,中国文学本来就是世界文学的组成部分,“走出去”本来是有点虚假的命题,只不过落实到我们当下的语境当中,当代文学要走出去,要彰显文化自信,就确实存在很多技术层面上要讨论的话题,比如到底要以怎样的机制来筛选译介当代文学作品,怎样的译者才是更合适的译者,什么样的出版发行才是最可行的,等等。这些技术层面的问题当然离不开对整个文学史与文化史的观照,比如什么样的作品能被海外接受,这跟长期以来我们自己所形塑的形象和海外西方人所认知的中国形象都有密切的联系。
深圳商报《文化广场》:所以,面对百年“欧风美雨”的影响,今天我们谈中国文学“走出去”时,应该“去焦虑症”?
季进:是的,我觉得不需要有特别的焦虑,我们现在通常意义上“走出去”的问题的解决,需要长期慢慢积累的过程。
海外汉学研究渐成热点
深圳商报《文化广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海外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发生了哪些变化,呈现哪些新的特点?
季进:比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然不可同日而语,尤其上世纪90年代以后,很多从内地走出去的学者,学成之后留在了美国学界,在这个领域已经有了很大建树,甚至在一些名校占据了重要地位,这对于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与传播来说都非常重要。不能说是一个热点,至少在研究规模、深度和丰富性来讲,都比以前增进了许多。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整个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与传播依然处于一种边缘性的地位,这是没办法的,因为西方文化“中心论”的心态是非常强劲的力量,对中国文学、文化显然不会给予太多关注。
深圳商报《文化广场》:目前国内的海外汉学研究又做得如何?由您担任主任的苏州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心,现在就是一个有名的学术品牌了。而许多高校近年来也纷纷开设海外汉学研究中心,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季进:苏州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心2005年成立,十多年来一直在做海外汉学的深入研究。刚开始时,国内没太多人关注。这几年,海外汉学研究包括传统汉学研究确实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热点,不少高校都成立了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国际汉学》《世界汉学》等刊物也办得很兴盛,这是一个好事。中国文学的研究需要扩大视野,更广泛了解海外是如何看待我们的文化,要从他们的研究成果中寻找经验和教训,这些经验教训对于中国文学走出去、增强文化自信有着直接的意义和价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期待国内的海外汉学研究之路能够走得更远更宽,而不要被某些非学术性的因素所干扰,要争取与海外学界展开更深入的交流与对话,并逐渐建构一种学术共同体。
2024-11-20
2024-11-19
202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