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兰朵》历久弥新源自“中国制造”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陈志音

2017-03-03

  

图为《图兰朵》剧照。 王小京摄

  意大利歌剧《图兰朵》是西方概念的中国故事,国家大剧院开业之初立其为第一部自主制作的世界经典。2008年3月全球首演,此次演出已是第九轮。历经市场检验,票房与现场“热度”仍在升温,正式开演前十天,五场演出票基本售罄,首场演出更是一票难求。

  本轮公演仍分为两组阵容,国际(A)组与国内(B)组的最大区别,只限于男女一号两个角色。A组图兰朵饰演者为美国女高音歌唱家莉丝·林斯特罗姆,卡拉夫饰演者为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马可·伯帝;B组则由中国女高音歌唱家孙秀苇和中国男高音歌唱家莫华伦担纲。其他角色全部是清一色的中国面孔、华人演员。在世界歌剧舞台上,如此“中国化”的成色并不多见。重点在于,无论是与外国演员同台合作,还是由全部华人集结联袂,中国演员基本都能自然地与“外援”平分秋色且毫不逊色。

  国家大剧院版的“中国特色”,最大亮点是中国作曲家郝维亚续写的尾声,音乐为版本打上了非常醒目的中国印记。陈薪伊导演的“中国式解读”也显了神效。她以音乐对《图兰朵》的戏剧逻辑与情感脉象,予以深度挖掘与精妙阐释。原作最后柳儿以死殉情,而后王子强吻征服公主,对于这一结局,相当比例的中外观众是难以接受的。经陈导的一步步调试调整,对表演的独特处理、对角色的明确要求,一点点弥合裂纹、填补空洞。那种无法言说的突兀生硬终于成功化解,越来越合乎情理、顺理成章。卡拉夫无畏而炽烈的爱诚然具有融化、征服图兰朵的魔力;柳儿无私而纯洁的爱更富于点化、说服图兰朵的神力,最终公主人性复甦爱情觉醒。

  图兰朵公主和卡拉夫王子,两位中国演员在年龄上皆长于两位外国演员,早在2008年3月和8月已先后担纲女一号和男一号。在声音上,现在的孙秀苇和莫华伦可能不如莉丝和马可那么有张力、有弹性、有光彩,但在音乐处理、塑造人物、刻画内心等方面却能以其丰富的经验、深入的理解显出优势与魅力。在独角戏、对手戏中,中国组的公主和王子,表演细腻自然生动,别具意韵更胜一筹。

  两位“外援”的实力与魅力毋庸置疑,莉丝声音的戏剧性表现相当充分,第二幕的图兰朵咏叹调“很久以前绝望的救命声”唱得颇具光彩。马可天生一副令人艳羡的美妙歌喉,他的演唱兼备抒情性的柔曼与戏剧性的强悍,漂亮而有力的高音毫无阻碍负担,著名咏叹调《今夜无人入睡》唱得通透明亮犹如金角般的辉煌,令全场观众热情高涨。两位世界级好演员均为第一次进入“柳儿之死”后18分钟的“中国式”新版原创音乐表演,倾情入戏令人感佩。

  “第一柳儿”的美称,幺红当之无愧。从1995年中国舞台第一版《图兰朵》唱到现在超过110场。相比二十多年前的柳儿,幺红嗓音依然清润甘甜极富表现力。强弱变化对比,开阖自如讲究,有一种特殊的感染力。第一幕“主人,你听我说”,唱得精致细腻温柔含蓄;第三幕“公主你冰冷的心”,更是丝丝入扣感人肺腑。现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不觉已是泪流满面。柳儿的咏叹,那“融化坚冰”的热力温度足以触及公主原本冷硬的灵魂。

  《图兰朵》2008年首演时,吕嘉曾以旅意华人指挥家身份执棒上海歌剧院乐队歌队,2017年新任国家大剧院音乐艺术总监的他,又挂帅执棒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与合唱团。这位在歌剧故乡历练多年的指挥家对音乐的处理与众不同,合唱团的强弱幅度与层次维度,也为全剧叙事抒情增光添彩。

  从2008年3月到现在,我已听过五轮演出。《图兰朵》九轮复演历久弥新,既是经典剧目的本体魅力,也是“中国制造”的特殊魅力。中国艺术家按照中国人应有的表达方式、审美习惯,重新着手中国式的设计处理、调整改良,使其越来越贴近中国故事,讲出中国的味道、中国的情怀。新的小变化与大提高,并存于每一轮的舞台呈现,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审美感受。无论中国演员还是外国演员,通过国家大剧院版的舞台实践都会获得全新的创作经验。中国艺术家对西方经典的独特诠释,将越来越引起世界关注。国家大剧院舞台上的“中国公主”日趋完美。


责任编辑:惠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