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商业亮点,成为“一根火柴”团队打造哈尼梯田品牌体系的重要支撑。
“传统是一条河流”是著名音乐学家黄翔鹏的一个学术命题,其最精彩的解释是:“在黄埔江入海口,一定有金沙江的那滴水。”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冯光生的这一分享,引发了文化学者、专家的强烈共鸣。
4月13日,由国研智库、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中国民族博物馆、北京新国戏文化创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主办的“中华世纪坛2018年度传统文化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的议题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民族大学等十多家院校和研究单位的2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
近年来,中华世纪坛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品的供给和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职能,在传承、弘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深耕细作。自2016年以来,中华世纪坛连续3年举办了“传统文化季”,以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为研究课题,形成了集文化主题展、非遗展演、优秀传统文化市集为主体的品牌项目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作出了示范。
“在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责任。这些古老的文化瑰宝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如何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主义,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使其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重大命题。”谈及本次论坛的主旨,中华世纪坛艺术馆执行馆长冀鹏程如是说。
非遗保护3.0层级,复兴优秀传统文化正当时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重要载体,中国非遗保护走过了十多年的风雨历程。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方李莉认为,当前,我国非遗保护已经从梳理、保护、记录的第一层级,确定传承人进行传承的第二层级,进入到了第三层级——在保护的基础上将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她称之为“非遗保护3.0层级”。
“这几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在民间,这样的趋势早已在酝酿,现在发展到了一个非常明显的阶段。”方李莉说,不论是谭盾以湘西本土音乐与现场交响乐融合创作的多媒体景观音乐《地图》,还是杨丽萍的《云南印象》,或是屠呦呦、莫言摘得诺贝尔奖,都是植根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结出的硕果。
“非遗3.0层级的集体创新驱动,不仅让艺术家个体、科学家个体、文学家个体产生新的创造力,甚至可以带动一个地域、一个群体进行集体性创新。”方李莉说。
在国家级重点课题“社会转型与传统工艺美术发展研究”项目中,方李莉组织了12个研究小组,对12个手工艺传统深厚的地区做了相应研究,涉及家具、陶器、风筝等多个行业。调研中,她发现了一些新现象:一是手工艺正在复兴,这种复兴不是在一个地方,而是在多个地方;二是手艺人的知识结构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不仅当代艺术家、设计师在参与,很多有海外留学背景的“绣二代”“陶二代”继承父母的技艺,完全改变了传统。
这种变化在中国陶瓷重镇江西景德镇体现得尤为明显。“几大国营工厂没有了,出现了3000多家手工艺作坊,集中了12万陶瓷手艺人。这些手艺人中,除了当地人,很多大学生毕业后,也到景德镇去自主创业,使得景德镇再次成为世界陶瓷的中心。”方李莉说。
方李莉把这种手工艺的复兴,称之为“一个新的时尚现象”。她认为,这么多手工艺的复兴表明:中国出现了新的生活样态,引领了新的流行时尚,复兴中华文化正当时。
传统文化对于今天的中国,对于一个地方、一个民族,甚至一群人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郑茜打了一个浅显易懂的比方,那就是标志方位、让人辨识的“门牌号码”。
郑茜说,在全球化时代以前,很多地方无需标识自己。尤其是很多边远的民族地区,因为没有跟外面联通,因此不需要跟外界统一的“门牌号码”。但现在,当这些地方需要标识它们的位置的时候,最好的辨认的方式就是其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传统文化或者说中华优秀文化遗产,成为全球化世界里标识我们身份的最显著的一个标志,是我们的‘门牌号’,也是我们跻身于全球化世界、为自己身份做最醒目标识的编码方式。”郑茜说。
打开想象之门,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传承没有定式
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载体。但如果非遗在传承人手里没有得到弘扬,其产品和服务没有被现代人接受,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无从谈起。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杨晓东提出了“导入IP(知识产权)”的概念。“有IP之后,这种原创的知识产权,可以把产品的核心吸引力和全产业链串联起来,通过文学作品将IP变成漫画、动画,变成游戏、影视剧,甚至变成一些主题乐园。”杨晓东说。
以故宫的文创产品为例,通过“把故宫带回家”这一理念,故宫把几十万件古董、珍宝变成了承载创意的文创产品,把皇家元素融入到老百姓生活当中。仅2017年,故宫的文创收入就超过了10亿元。
在文旅产业中,浙江杭州的宋城主题公园,是“宋朝IP”研发的经典案例。它以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蓝本,打造了一个以宋朝文化为核心的仿古建筑群;以“给我一天,还你千年”为主题打造了大型演艺节目《宋城千古情》,成为了景区的重要名片,每天要演出十来场。宋城景区的成熟运作,催生了“宋朝IP”的进一步向外延伸,适应慵懒生活需求的“懒城”应运而生。如今,这个IP还在继续向外扩展,以异地复制的形式在三亚、丽江、九寨沟等旅游区进行推广。
杨晓东认为,传统文化IP真正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之后,能够延伸文旅产业链条,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实现传统文化与资本、科技、金融等领域的紧密结合,甚至进一步推动城市旅游业态的深度塑造。
然而,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一项开拓性的工作,因此不存在思维定式、固定模式,需要因地制宜、量身定做适合的方案。在此次论坛上,“一带一路”百人论坛专家高明也带来了他推广红河哈尼梯田的案例。
红河哈尼梯田位于云南省哀牢山南部,是哈尼族人1300多年来生生不息地“雕刻”的山水田园风光画。2013年,红河哈尼梯田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5处世界遗产。然而,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元阳县,却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要实现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必须要把传统的梯田文化变成可开发利用的资源。
“我们的研究就是让这些传统文化实现现代化,从山野走向城市。”高明说,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很多宝贵的财富。他举例说,1300年来,哈尼族种植的红米,始终坚持古穗留种、古法耕耘,不改良、不创新、不转基因。“食品安全在全球都是一个大问题,尤其是中国人,特别重视孕妇、婴幼儿的食品安全问题。我们必须把哈尼梯田的优点从商业、文化的角度上提升起来。”
由于哈尼族有很多不同支系,同时还是一个跨境民族,因此,高明与一根火柴(北京)文化传播公司团队着力为哈尼梯田的产品构建了一个文化共同体,与当前国家倡导的“一带一路”概念实现了对接。
“哈尼梯田的品牌体系强调回归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品牌设计上,用到了传统版画、素描、水墨、书法、篆刻等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同时结合了摄影、诗歌、影视等现代表达手段,帮助产品接入全球化体系。”高明说,在商业推广过程中,他们通过将传统文化的有机嵌入,用中国传统文化引导中国制造商品走向世界。
作为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阵地,教育领域的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北京中旭天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根据新的社会需求,推出了以人文教育为引领的A-Stem课程。在浙江杭州的一所中学,该公司合作开设了龙井问茶、3D打印古塔等课程。在龙井问茶课上,学生们不仅了解了古老的中国茶文化,观察了龙井茶生长所需要的空间条件、温湿度条件,参观茶叶的制作过程,还能亲手为父母制作100克龙井茶,从而完整体验以龙井茶为代表的中国茶文化课程。
3D打印古塔课程也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老师引导孩子们观察古塔,了解古塔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并结合所学的数学、物理知识对古塔进行测量、建立模型,最后用3D的方式打印出来。“我们希望以人文引领的学科融合性科学教育,为回答李约瑟之谜、钱学森之问,作出我们这代人应有的贡献。”该公司董事长邹晓东说。
防止“癌变”,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要抓住“魂”
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有个土族传统节日叫“安召节”;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有个土族传统节日叫“纳顿节”,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祁进玉与在京的土族同胞创造性地将两个节日合并在一起,每年举办“安召纳顿节”,以联谊、学术研讨的方式传播、弘扬土族传统文化。
虽然是传统节日的创新者,祁进玉对这一问题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当前,传统节日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很多变化,有些甚至是本质性的变化。以前的节日、展演或民间仪式,都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举行的。现在,我们把它搬到鸟巢或者中华世纪坛举行,这样的节日仪式还是传统文化吗?”他担心,将旅游业和民族节日相结合、相衔接以后,很可能出现文化的重构或再造,导致民族节日的功能发生根本性变化。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形式可以多样化,但内在的“根和魂”不能丢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总工程师曹兵武就语重心长地提出:“文物是特别强调真实性、原真性的,尤其信息的真实性,真和假一定要区别清楚。这些信息就相当于文化的DNA,DNA可以演化,但演化不能乱来,乱来就很可能发生‘癌变’。很多传统文化的创新方式不对,就像‘文化癌变’一样后果严重。”
对于旅游业在民族文化领域的新一轮建立在资源整合基础之上的重新布局,郑茜提出,全球化时代需要警惕的“历史陷阱”:“如果我们在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只有满天飞舞的文化碎片,我们肯定建不起一座宏伟的当代文化大厦;如果我们不能把握住中华传统文化深层的价值内核与精神特质,那么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就没有持续性的力量。”
郑茜认为,只有把中华各民族传统文化当中超越时空的思想理念、价值标准、审美风范转化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追求、行为习惯,让传统文化价值深度植入当代的生产生活,中华文明才能永续发展、生生不息。
2024-09-27
2024-09-26
2024-09-25
2024-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