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都有不同寻常的目标:陈忠建希望更多的人学书法,如果一辈子没写过毛笔字,那是很遗憾的事;周功鑫想让看童书的人,不仅了解历史故事,还要感受到中国古代的生活美学;袁中平呢,他弹古琴、唱琴歌,盼望能触动到一位潜在的古琴家……
写字,如同吃饭和睡觉
陈忠建的工作室位于台湾新北市新店的一间公寓。房内除了两书架书帖,还有一个由相机、摄像机、灯光架组成的摄影棚。粉丝们应不陌生:陈老师就是在这里,先后拍摄了9600多段书法教学视频,免费发布到网上。
今年2月刚刚退休的陈忠建,此前是新北荣富小学的电教老师。多年前他便尝试在学校义务教书法。他说,自己上学时是有书法课的,现在没有了,“要教他们一下,不然毕业了,一辈子可能都没写过书法。”为了多教学生,他曾流水席式授课——同一间教室,每堂课换一班学生,最多时4天教了24个班,“累到快吐血”。在他的热情推动下,2011年,书法课正式列入荣富小学的课表。
陈忠建教书法的计划不只是荣富小学。他开始尝试录教学影像,放到网上,所有视频都免费开放,十几年心血凝聚成三部分:一是九年书法教学系统,二是趣味书法教学系统,都是针对中小学生。第三部分最厉害,是陈忠建字库。
“字典上的繁体字有6200多个,碑帖上的字有限,没有的我来补写。”他先临摹碑帖,把帖上字录入,基础扎实后,再按《千字文》补写,如果原帖有300字,他补写700字;再整理偏旁部首,进行电脑比对……他目前已上传31种书体、24万字的视频。
检索陈忠建字库,可自动跳出31种字体的书写。“不写书法的人也可以用字库。”陈忠建说,店铺的招牌、小吃的包装甚至医生的名片,都用过他的字,“因为碑帖中没那几个字。”
陈忠建还特别想告诉书法爱好者,书法就是想写就写的快乐事,“写字就像你看手机、吃饭、睡觉一样的日常。书法是你的快乐,不是你的功课!”
陈忠建成了书法界的“网红”,在两岸书法圈有很多粉丝。和当年一起出书帖的人相比,他坦承自己没赚到什么钱,但赚到了名气,还分享到快乐。
童书,讲历史更讲生活
周功鑫主编的“图说中华文化故事”丛书,与普通的童书不同,它不仅讲历史故事,还介绍那个时代的人物衣饰、空间摆设、使用器具等。
2012年,她卸任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时,便有了出版这套丛书的念头。31年博物馆工作的经验,她想带进青少年教育中。“青少年要考试、升学,容易被忽略,但他们恰恰处于价值观需要建构的年纪,需要有优良读物。”当然,她还有一个“野心”,要画出中国式漫画。
2014年,经过各种打磨,“图说中华文化故事”第一套10册《战国成语与赵文化》面世了。这套图文并茂的成语故事,画面精美,更特别的是故事后的注释。以《鹬蚌相争》为例,书后注释介绍,第六页中燕国官员所戴的是玄端冠,那是战国时期官员常戴的头冠样式;第七页中燕昭王身边摆着的是银首人俑铜灯,在河北平山县出土;坐席上圆圆的器物是席镇,用来固定铺席,如今湖北省博物馆有藏……
周功鑫说,“看了这本书,我不仅希望他们了解这个成语,我还想让他们了解赵文化、秦文化,了解当时的生活美学,让他们系统地学习中华文化。”说起这个创意,她曾到大陆的两所学校交流,讲到战国时流行的“曲裾深衣”,图样参考的是湖南长沙出土的彩绘木俑。有听众问:“为什么不放在书里呢?”于是,成语故事就变身成一个全面的文化载体:人物、器物可考,有细致的城郭图和时光轴,所列参考书目简直像学术论文。
“让历史上真正出现的事物,回到它的场景中去”,这个要求实在不轻松。周功鑫创办的小皮球文创公司里,有两人专门负责考据。在崇尚快餐式文化的年代,他们用了两年时间才出版了两套书。周功鑫计划出版15套“图说成语”,之后是“图说中华人物”,介绍名君名臣、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30多岁的执行长陈绍诚开玩笑:“搞不好,出到清朝时,我连孙子都有了。”
后来,他们越来越熟练,出版速度加快,同时着手制作动画片。小皮球的团队非常年轻,一半以上20来岁。周功鑫说:“我有意培养年轻人。因为文化工作是长期的,把他们培养起来,由他们再培养未来的年轻人,文化传承才会永续。”年轻人习惯了画西洋动画、日式漫画。“而我想要的是中国式漫画。所以不断和他们说,不对,鼻子太大,中国人不是这样子。画秦人,我就让他们看看兵马俑;画南方人,干脆就让他们看周围的人长什么样。”
市场反响不错,第一套书很快就卖出数千套。去年在大陆出版的简体版获评“上海好童书”。付出不仅有心血,还有大量金钱。“没人愿意这么出书,只好自己出。”周功鑫开心地说,“我在过优雅而知性的生活。”
古琴,契合血脉的优雅
袁中平一身素色长袍,轻抚古琴,唱起宋代姜白石的词《长亭怨慢》。3月底,台北一个300人的演艺厅中,10余位琴人优雅演奏《梅花三弄》《归去来辞》《鹤鸣九皋》等古琴经典名曲。
这是一年一度的“台北琴会”,今年是第三届。从最初举办小型琴会到如今移师演艺厅,主办方、台湾“中华古琴学会”会长袁中平自承需要勇气。没想到,最后门票销售一空,现场有年轻人也有老先生,还有从高雄北上、自大陆跨海而来的爱好者。
袁中平坦承,当下,古琴的确式微,但自古以来中国历史处处可见古琴身影,从帝王、文人到庶民,都有与琴的故事。比如宋徽宗搜集天下名琴,造“万琴堂”;文学家苏东坡、理学家朱熹弹琴,隐士陶渊明也是“乐琴书以消忧”;孔子周游列国,自卫返鲁,看到幽兰也要停下车来对兰抚琴……
袁中平年轻时是颇有名气的流行歌手,曾与童安格等人一起组“旅行者三重唱”合唱团。1983年他赴美留学,第一次听到古琴的录音带,瞬间“被震撼、被感动”。袁中平说,“这时才发现中华文化是与我的血液和思想契合的,是这么自在。”从此,他到台湾、到大陆拜师学琴。袁中平在台北成立琴舍、创办“中华古琴学会”,举办“台北琴会”,就是希望影响再大一点、面向再广一点,让更多人了解古琴,可能就会有一位很有成就的古琴家出现。
2018“台北琴会”除了音乐会还包括琴学论坛和雅集。音乐会次日,位于台北市齐东街的琴道馆内,数十位古琴爱好者席地而坐,听前辈分享弹琴心得。当晚,同样在琴道馆,数位琴人琴家演奏了包括《醉渔唱晚》《石上流泉》《渔歌》等曲目的雅集。这座深藏在台北闹市区的院落,明月如镜,树影婆娑,幽幽古韵,沁人心脾。
袁中平说,之所以找到琴道馆这个地方,就是因为“一定要有个地方,让大家把文化积淀下来”。古琴要推广、交流、传承,“台北琴会”的论坛旨在研究,演奏会算是推广,日常开课重在传承。在这样的理想下,袁中平笑道,他的全部家当都在这里了,尽管不易,幸有大家支持,得以一路走到今天。
2024-09-29
2024-09-27
2024-09-26
2024-09-25